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他强调自卑感、社会兴趣和生活方式理论。主要贡献包括家庭星座和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成就涉及儿童教育和心理治疗。著作有《理解人性》、《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基于APA伦理守则和实证研究整合)
核心标签: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社会兴趣理论倡导者、自卑情结提出者
历史定位: "阿德勒被《心理学史》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其思想颠覆了传统心理决定论’(Schultz & Schultz, 2016)
时期 | 关键事件 | 学术影响 |
---|---|---|
1870-1900 | 维也纳大学医学求学 | 奠定生理-心理整合视角 |
1902-1911 | 与弗洛伊德合作精神分析 | 发展早期自卑理论(Adler, 1907) |
1912-1920 | 创立个体心理学学派 | 提出社会兴趣概念(Adler, 1918) |
1921-1937 | 国际推广与教育应用 | 影响儿童心理学发展 |
理论名称 | 颠覆性观点 | 实验验证 | 当代应用领域 |
---|---|---|---|
自卑情结 | 自卑为成长动力源,非缺陷 | 临床案例研究(Adler, 1912) | 心理咨询、自尊训练 |
追求优越 | 目标导向行为塑造人格 | 纵向追踪(Ansbacher & Ansbacher, 1956) | 职业辅导、目标设定 |
生活风格 | 早期经验形成独特行为模式 | 家庭研究(Adler, 1927) | 教育评估、个人发展 |
社会兴趣 | 心理健康根植于社会连接 [!争议] | 跨文化调查(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0) | 社区支持、团队建设 |
注:所有理论基于阿德勒原始文献标注年份;[!争议] 表示社会兴趣的普适性仍在学术讨论中。
“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利用它。” —— 阿德勒,《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1),原始德文手稿译注
打卡行动点: 反思并记录一次你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克服挑战的经历。本技术需在专业指导下深化练习。
文章字数:约4500字 | 内容基于权威学术文献 | 本技术建议用于自我支持,需结合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