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1-07-24 14:22:23
抱抱TA
男,爱是什么?我觉得爱包括共生之爱(亲密关系)世俗之爱(合作关系),超脱之爱。 父母对孩子有意识上的接纳,也有潜意识的不接纳。如果是意识上的不接纳,父母就会释放敌意,被孩子完全接收到,在孩子心里慢慢发酵,这时孩子会自我否定自我憎恨,失去快乐。 父母对孩子意识上接纳,就会把潜意识不接纳的部分,打包成一种隐微的情绪,被孩子完全的接收到,在孩子心里缓慢释放,这时孩子会自我怀疑,多愁善感。 也会把自己累世的
创伤
,打包成一种坚强,被孩子敏锐的感知到,在孩子心里缓慢释放,这时孩子会变得懂事,不敢快乐。 或伪装成一种开朗,被孩子敏锐的感知到,在孩子心里慢慢生长,这时孩子会暗合父母的心声,追逐快乐,不敢悲伤。 亲密关系(关系亲密)是意识上的互相接纳,是正向情绪的快速流动和负向情绪共享。 合作关系(关系不够亲密)是意识上的彼此兼容,是正向情绪的缓慢流动和负向情绪的互相干扰。 陌生关系(关系生疏)是意识上的互相揣测,是情绪(情感)的互相隔离。 敌对关系(关系敌对)是意识上的互相警惕,是情绪的转换入侵(指情绪被错误解读。)
10
10
416
获得公益心:
龙凤
你好
格儿老师❤️
暂不支持播放语音
心理咨询
总结的好不错
心理咨询
处理好这层关系把孩子培养成自信开心快乐活泼开朗的下一代
心理咨询
也是最大的欣慰
心理咨询
一般父母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心途导师
你好
杨贝拉
你好
王金波
您好
罗怡萱
你好,可以跟老师聊聊,专业帮你分析,建议,指导[玫瑰]
张志强
张志强送了一个拥抱
更多内容 APP查看
男,大家好,我上个帐号被封了,从此我要低调做人。 ———————— 我发现当我用购买方式体验到良好或理想父母的时候,我的能量是提升的,但好景不长,因为那只是体验(和幻觉差不多),不是事实。当我连接到现实后,发现我的情绪还在那,只是没之前激烈了。 人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来自父母,如果不能接纳父母,就无法接纳自己,如果不能接纳自己,就无法接纳父母,哎,愁愁愁! 以下是我3个多月前写的。 我现在感受到的,小时候妈妈对我的控制,是对我持续的敌意,而且那敌意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隐藏在她骨子里的敌意。 看过一些生物进化的知识,说胚胎着床很不容易,要经过和母体的斗争,即使着床了,想要稳稳的也不容易,母体还是会想办法甩掉你,结果是流产。而且妊娠反应也是对胎儿的排异反应,母体从来没真正接纳过胎儿。。。。不止这几点,从胚胎到长大成年,母亲和孩子之间真的有太多博弈,太多的博弈,证明母亲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过孩子,最好的状况是母亲一直想要真正的接纳孩子,最差的状况是母亲一直不想接纳孩子,长期释放敌意,恶意攻击。 事实上,因为母亲从未被接纳过,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接纳孩子。但好的母亲是会努力去接纳孩子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做母亲的对孩子虽然有很多爱的行为,也有很多隐藏的敌意在释放,但是文化却告诉我们,强迫我们接受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但是我们又感受到了那么多敌意,然后我们内心矛盾冲突了。 我现在认为,母亲对孩子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孩子触发了母亲累世的创伤,而是母亲一直把孩子当成外来物,才导致的恶性循环。 如果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那孩子就是有安全感的,有安全感的孩子怎么会不断的向母亲讨要和索取,去不断触发母亲的创伤,换来母亲对自己的敌意呢? 我们因为有一种对情感的理想期待(对养育者的高要求),更因为文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是伟大无私的爱,但是我们又感受不到那样的爱,所以不满和怨恨。 我现在的困扰就来自于:我认为亲子之间应该达到一种多么良好的状态,而我做不到,所以我内心冲突了挣扎了。 问:所以你的结论是“母亲是天生不爱孩子的?” 答:我觉得是天生不爱,但因为知道有使命(基因下达的命令),也有对自己未来利益的权衡,所以尽量不辱使命,努力做正确的事。 探索到这里后,我的心里坦然些了,也明朗些了。明白了好的关系最需要的不是粘合,而是剥离。我把妈妈从我的想象中剥离,这是可以做到的。
(匿名)
女 我为什么不能接纳自己的父母,我很想跟父母搞好关系。 但是我却瞧不起他们,我是不是太缺乏感恩了。
容器关系。父母内心潜在的悲伤欲望等未被表达,孩子就想知道父母为什么这样,就想满足父母的欲望,这种就构成了容器关系。当新的关系造成一种中立的判断,关系没了会恐惧,不被爱会生气,富有攻击性是太没被爱过,都是人的正常情感。所以父母的这些种种都是正常的,在一起不是满足你潜在的愿望,爱你也是一种。
(匿名)
男 我感觉我不爱我的孩子,当然我从不打骂孩子,更不可能虐待她,有时候也觉得她挺可爱,只是没其他家长那么口口声声说如何如何爱自己孩子,却有不如意的时候打骂孩子。我想她长大后和我做朋友就行,我从不要求她什么,我觉得我既然不爱她,我就没什么权利要求她什么。
精神分析入门。孩子的天赋就是会与父母潜意识打交道,配合父母去满足它,这种互动的经验让孩子知道如何反应,自己当父母时,就会认同父母的部分。我们从预设的关系开始,配合反应,完整一条完整的关系链。当反应链接有了缺口,关系就中断了。一半靠自我反思,一半靠咨询师抵住诱惑(自身驱力的走向)。我们还是要聚焦于自己的反应。我们学习到的咨询师自身驱力的反应经验。
(匿名)
女,负能量来了!我要连续发一波负能量的文字。内容为“每一对父母都亲手毁了自己的孩子"。 因为我这两年的自我探索的深入,我总是能感觉到妈妈那让人憎恶的形象,也比较完整而真实的体验到了妈妈内心的痛苦。我无助我抓狂,我知道我的“痛苦”不是我的,但却必须由我承受。 我不但要承受(内心)痛苦本身,还要承受痛苦导致的自我否定和厌弃,那种感觉之难受,让我只想一把火烧了我自己,烧掉这个会发酵会蔓延的“痛苦之身”,让痛苦终止,不再连累和祸害家人。 人的潜意识特别诡异,它不允许自己单独存在,它会尽最大努力去影响别人,去创造或毁灭。就像细胞的扩张和分裂,就像微生物寻找宿主那样。 孩子就是父母的副本,是父母这种“病毒”恶意传播后不可幸免的产物, 在病毒的侵蚀下,我们慢慢的失去了“手和脚”,也没了“骨头”。我们拿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去不了我们想去的远方,也无法稳稳的站立一次。我们想要奔赴高山大海,我们渴望自由飞翔,可是我们早已没了精神脊梁,只剩下永远无望的渴望。 每一个身处黑暗的灵魂都无比的渴望光明。 这就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只是有时候会偏离方向。
(匿名)
女 我从小时候就被家长严格教育,也是从小就讨厌这种方式。小的时候对父母是言听计从,到后来的慢慢长大,对父母的教育感觉到特别反感,甚至经常反驳。可我越反驳,他们的话越多,就越生气,后来,我也就渐渐的不在反驳了。他们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管有没有错,我都默认了。慢慢的,我感觉到心里面好累,每天起床都会心疼。父母说我时,眼泪也不会流了。白天的时候,对父母是笑脸相迎,但我的心里想法不会再跟他们说了,我都憋在了心里。所有的痛,所有的累,所有的委屈,气愤,我都憋住了。心情也就有点怪了。到了晚上,都会想起以往的事,然后,泪也就流了出来。白天笑脸相迎,晚上哭的撕心裂肺。从四年级开始,我就没有再跟父母谈过心。因为我觉得,就算说了,他们也会说我矫情,说我心理素质很差说我这,说我那,又要教育我一两个小时。记忆里也慢慢的退了。晚上,会很晚才睡着。在学校里,对同学也是这样,受了话语刺激,忍,受了委屈,忍,受了气,忍。我总是把爱笑的一面展现给他们。有的时候,父母说的过分了,我会很想吃下安眠药就这样离开,但过一会儿,这种念想就没了,又和他们说说笑笑。我的童年没有快乐,也没有幸福。在小学,我和朋友们在一起会感觉到有孤独感,在人群里,会感到不自在,只想在安静的地方,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安安静静的,随心所欲。我没有可以谈心的人。三年级以前,喜欢女生喜欢的所有东西,到了后来,只喜欢黑色的衣服,不喜欢裙子,花朵,也只喜欢彼岸花。从初一开始,我发现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超标了。可我还是努力的忍着,实在忍不住时,我会攥紧拳头,有一次,我还房间睡觉时,手里面全是血。过年,我也不喜欢见亲戚,我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虽然喜欢夜晚,但还是怕鬼。我一直压抑了两年,我快撑不住了,我不想找他们谈心,也不想让他们知道我现在的处境。我好难受,帮帮我好吗?
(匿名)
男,32岁,《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吗》 我现在的问题就是:父母老了,因对子女的需求和依赖而产生的或轻或重的控制行为触发了我的伤痛。 我的超我要我往前走,我也愿意往前,但前面的障碍太大,我看不见父母(用心感受和付出),也不想越过障碍去看见他们。 我意识到,不止是超我,还有我的“爱”需要我往前走,但我没能力绕过障碍。 我感觉我对妈妈的怨恨可能是因为她对我”隐形的暴力”。 印象中,妈妈从没笑过,经常是冷酷的严肃的,是那种“咬牙切齿,怒目圆睁”的感觉。 妈妈性格特别擅长否定、忽视和打压,不容辩驳,拒绝沟通,让我从“不敢轻易张嘴到放弃张嘴到不屑张嘴”,所以,我现在想起要面对她的情形,可能是我不想张嘴说话,要把小时候的遭遇还给她,让她也尝尝那种感觉。但又害怕世俗与法律都难容我。。。。只希望她是个哑巴,我就感觉轻松一半。 现在想想,因果之事真的没错,父母怎么对我们的,我们以后也会想要怎么对父母。 这就是我说过的,对父母“我连情绪都不想有”的原因。 我不屑张嘴向父母尤其母亲表达一点内心的真实感受,因为表达的渠道和表达的机会早已被她封死,我没有动力去解锁关系。 问:当你觉察到这些之后,你现在内心是什么感受? 答:有真相大白后的释然,但心里很不畅快。 然后继续探索。。。。 我从我感受到的,小时候妈妈对我的控制,是对我持续的敌意,而且那敌意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隐藏在骨子里的敌意。 看过一些讲生物进化的知识,说胚胎着床是很不容易,要经过和母体的斗争,即使着床了,想要稳稳的也不容易,母体还是会想办法甩掉你,结果是流产。。。。。不止这两点,从胚胎到长大成年,母亲和孩子之间就有太多博弈。 所以,通常情况下,做母亲的对孩子虽然有很多爱的行为,也有很多隐藏的敌意在释放,但是文化却告诉我们,强迫我们接受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但是我们又感受到了那么多敌意,然后我们凌乱了,然后还是服从文化与法律的强制要求,去履行义务。 我现在认为,母亲对孩子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孩子触发了母亲累世的创伤,而是母亲一直把孩子当成外来物,导致的恶性循环。 如果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那孩子就是有安全感的,怎么会不断的向母亲讨要和索取,去不断触发母亲的创伤,换来母亲对自己的敌意呢。 我们因为有一种对情感的理想期待(对养育者的高要求),更因为文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是伟大无私的爱,但是我们又感受不到那样的
(匿名)
女,20岁,没有心灵上的朋友,谁能帮我解决一下吗,好孤独无聊,刚上大一就抑郁了
我不知道怎么了,总是感觉最近好难熬,感觉熬不过去了,一到晚上眼泪就止不住的流,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会胡思乱想,会想不开,要不是牵挂着父母,我早就离开了吧,回头看看,我也就二十岁啊
(匿名)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1
/
0724
问
男,爱是什么?我觉得爱包括共生之爱(亲密关系)世俗之爱(合作关系),超脱之爱。 父母对孩子有意识上的接纳,也有潜意识的不接纳。如果是意识上的不接纳,父母就会释放敌意,被孩子完全接收到,在孩子心里慢慢发酵,这时孩子会自我否定自我憎恨,失去快乐。 父母对孩子意识上接纳,就会把潜意识不接纳的部分,打包成一种隐微的情绪,被孩子完全的接收到,在孩子心里缓慢释放,这时孩子会自我怀疑,多愁善感。 也会把自己累世的创伤,打包成一种坚强,被孩子敏锐的感知到,在孩子心里缓慢释放,这时孩子会变得懂事,不敢快乐。 或伪装成一种开朗,被孩子敏锐的感知到,在孩子心里慢慢生长,这时孩子会暗合父母的心声,追逐快乐,不敢悲伤。 亲密关系(关系亲密)是意识上的互相接纳,是正向情绪的快速流动和负向情绪共享。 合作关系(关系不够亲密)是意识上的彼此兼容,是正向情绪的缓慢流动和负向情绪的互相干扰。 陌生关系(关系生疏)是意识上的互相揣测,是情绪(情感)的互相隔离。 敌对关系(关系敌对)是意识上的互相警惕,是情绪的转换入侵(指情绪被错误解读。)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