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1-09-11 17:42:27
抱抱TA
女,安全感(>0)✘存在感(>0)✘价值感(>0)=正性情感在线。 恋爱中的人对上面等式内容有短期的体验。然后随着交往的深入,真实的自我慢慢展露出来,不合拍不融洽的地方慢慢呈现,对对方的接纳度慢慢降低,情感体验很可能转为负性。 不转为负性的前提是:相处初期的安全感、存在感、价值感的净值要比较高,足够高,才能让相遇不后悔,才能让关系不破裂。 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关系。 曾经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负性情感起点,父母为节约在养育方面的付出,为使我们乖巧懂事还争气,不惜无下限的打压我们,无形中严重削弱了或剥夺了我们的价值感。。。。。。 就不用论述安全感和存在感了,光价值感一条,就能让我们终生困苦。 我没了价值感不能再失去存在感啊。。。。所以价值感低的人会用极端的方式寻求存在感,比如受虐癖。其实他们是希望能在存在的前提下,慢慢恢复价值感。但受虐癖通常被视为变态,价值不被认可,所以他们只能只能在泥潭里继续挣扎,因为没有力气上岸。 。。。阿弥陀佛!
15
8
432
石月梅
阿弥陀佛
诚信
阿弥陀佛
龙凤
你好
李燕
点赞[强][强]
匿名
真实的自我如果不被接纳,那么维护自我,就会破坏关系,要维护关系就只能压抑自我或隐藏自我。压抑自我可能导致身体疾病,隐藏自我可能导致角色多变,身份感错乱。隐藏自我是把自我关在地下室,再寻找机会让那部分自我复活。
玫瑰女人
厉害
灵狐
我佛慈悲,佛说世间本无罪
笑儿老师
你好
结发
你就分析吧
结发
你为了维持自己“好”的感受,还在不停的投射
结发
就冲你能说出相遇不后悔这句话我就觉得你是傻,逼
结发
真正身份错乱的,只是你身为咨询师破坏了伦理
王 宇
你好
幽梦
你好
周美芳
你好
张志强
张志强送了一个拥抱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女,58岁,《内在价值感对身心状态的重大影响》 最近,我根据我近两年以来的身心状态作了个评估和分析,我忽然想明白了一个逻辑。 安全感=内环境值外环境值 内环境就是内在价值感,是主观因素;外环境包括身体状况、社会环境和生活压力等,是客观因素。 存在感(即自我价值感,即外在价值感)=可交换价值,可交换价值=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心灵价值。 为什么是乘法呢,因为当其中一种价值明显降低的时候,人会感受到一种断崖式的心理冲击。如果其中两种价值同时降低,很可能产生心理疾病,只一种价值降低也可能产生心理疾病。我就是安全感降低导致心灵价值降低后引发的中轻度抑郁。 1.自然价值。这是与生俱来就有,但会随生命衰老而减少或消逝的价值。比如女性的生育能力,人的基本劳动能力。身高,体重,相貌等。 2.社会价值。这是必须后来天努力才能获得的价值。比如医生,老师,科学家。。。等掌握了不同职业技能专长和特殊才能的人。 3.心灵价值。这是先天具有,但后天没有消失的人类优良品质。比如热情,真诚,善良,温暖,包容等。 人的身心状态=安全感存在感 为什么是乘法呢?因为大数据表明,其中任一值降低都会对人的身心状态产生负面影响,任一值的提高又都会改善人的身心状态。 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外环境因素导致安全感降低,安全感降低后抑制了心灵的活跃性,导致心灵价值降低,拉低了存在感。安全感与存在感两值的同时走低,影响了我的身心状态,我认为我一地直努力的成长,想要着重改善的其实并不是安全感问题,而是我的身心状态。 但也明白,改善身心状态需要从安全感着手。外环境是我无力改变的,只能从内环境入手,努力的自我成长,以提升内在价值感。
女,54岁,《心理症结》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讲抑郁康复的关健是冲破内心的卡点。以此类推,其实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有一个内心卡点。 卡点就是“害怕失去什么”,“害怕失去”对应的是“想要”。 害怕失去什么?想要什么?其实就是“安全感”,“存在感”和“价值感”。 安全感让人内心比较平稳,不容易焦躁。存在感让人温和坚定,淡定从容。价值感让人自信自爱,充满生命的活力,拥有真正的快乐。 俗世中,人们通常用追求“价值”的方式来获得自己的认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用追求虚假“价值感”的方式去获得别人的认可,获得存在感。 当通过努力获得自己和别人认可后(功成名就后),发现自己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这时候就会反思追问,然后开始真正的精神追求,希望活出内在价值感。 以我个人成长经验推导,我觉得——无条件包容可以解决安全感的问题,无条件关注可以解决存在感的问题,无条件给予可以解决价值感的问题。 如果缺乏这种条件,就只有在痛苦中努力的自我成长了。
女,53岁,《我着急成长的样子,我自己都觉得可笑》 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在于,能力不够,想要的却太多。想要安全感,存在感,价值感(内在价值)。 “不得不要”和“一定要”,是安全感低,行为表现可能是是“攻”或“守”。 “想要”和“不满足”,是存在感低(即外在价值感低),行为表现可能是“作”或“折腾”等。 “没有活力”和“死气沉沉”,是内在价值感低,行为表现可能是“颓废”或“自虐”等。 每个人都有这三个层面面的不同程度的问题,区别在于当时的处境把TA推到了哪个层面,他的意识能力把TA带到了哪个层面。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是生存保障的需求;存在感是人的较高需求,是自尊的需求;内在价值感是高级需求,是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需求。 我现在的处境暴露了我的安全感问题,我不断发展的意识能力又推动了我对内在价值感的追求。在一低一高的需求的鼓动下,我被两种力量拉扯,有种精神分裂的感觉。 我现在的感觉就像玩扑克牌“跑得快”,我一定要在别人手里的王炸出来之前打完手里的牌。“王炸”就是我的“安全感问题”,我一定要在“安全感问题”压垮我之前,完成较好的内在成长。这也是一场与乌云赛跑的运动,我要在大暴雨来临之前给我的家园做有效的防护。 接下来就是有意识的进行自我整合了。希望能有进步。
女,87岁,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在于,能力不够,想要的却太多。想要安全感,存在感,价值感(内在价值)。 通过这个思路分析了,我现在明白我每一个烦恼痛苦对应的是什么需求。 害怕别人,憎恶别人,是生存导向,关乎安全感。 在意别人(或某人),不认可自己,是价值导向,关乎存在感。(有价值就有存在感) 否定自己,不喜欢自己,是精神导向,关乎内在价值感。 喜欢别人,不喜欢别人,被别人认可和否定,被自己认可和否定,是综合导向,关乎安全感、存在感和内在价值感。 当明白我感受背后的需求后,我发现我烦恼痛苦背后的根源是自己对自己的不认可和否定,和别人对自己的不认可和否定。 因为认可和否定是综合导向,涉及三个层面的需求,我不知道先满足哪个层面的需求,我发现任一层面的需求我都满足不了了。 我想先满足安全感的需求,但我发现满足安全感是用足够务实且中庸的方式去跟随主流,这违背了我的内在价值观。 或许我可以先满足存在感的需求,但发现满足存在感是用失去真正自己的方式取悦别人,这又违背了我的内在价值观。 我知道,在安全感和存在感没有真正满足的前提下,谈内在价值感的满足,就像空中建楼阁。 然后,我该怎么办?我继续思考吧。
女 早上看到一篇文章:我爱你 不是因为你是谁 而是因为我在你面前我是谁 如果我在你面前我感觉到我不存在或者没价值 你就不配我的爱 如果我在你面前我感觉到我的存在并且非常有价值 那么我就会强烈的爱你。当我有正确的的价值观和存在感 对爱的认知就是健全正常的 当我们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存在感 对爱的认知就是错误的 我们就会爱错人。
(匿名)
女 我的女朋友她之前所经历的感情是没人疼她,所以导致她特别没有安全感,也缺乏自信!但是跟我一起后她很开心也感觉很温暖,有人关心和照顾了!但是最近她的生活价值观我觉得出现了问题,总是觉得有钱她才有安全感,才会有衣服化妆品,攀比心太重了……总之就是有钱就能解决一切,然后我今天就跟她说你之前是缺乏爱,你跟我一起。但是你现在的生活价值观我没法接受,我们都在努力,我们还很年轻,都不懒惰,怎么会过不好呢?至少现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争论了很久,请问我该怎么办?
(匿名)
✔《关系的价值》 比如两性关系,可以是真爱,灵魂伴侣,生活伴侣,工具人等。 爱情为何开始让人迷醉,之后又悲伤?因为关系价值有变化了。 ✔《个人的价值》 1.当通过一些正常或不正常的方式(或渠道)获得了一些金钱或其他财产,这时拥有的是外在价值(包括自身的容貌身材等)。也可以说,外在价值是指能够用于流通或交换的价值。 2.当通过勤奋努力、踏实认真、积极热情、乐善好施、公平公正等品德和态度而获得了物质回报和别人的认可,这时拥有了外在价值感。也可以说外在价值感是拥有了可以保值增值的无形财产(品德)。 3.当通过对一个人用心付出让对方获得了快乐和幸福,或通过特殊才能(比如高级咨询师)对别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时候就有了内在价值感。也可以说,内在价值感是拥有了一点让别人幸福的能力。 4.当无需别人的认可和给予,就能自信、温暖、发光、有力量,这时是拥有了内在价值。也可以说,内在价值是高度的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 5.当无需别人表达,就能给予别人所需能量,让别人远离烦恼,变得愉快安祥,这是拥有了无限价值。也可以说是超人或神。
(匿名)
女 没有安全感,别人一对我好,就想逃避,想着自己不值得,活着没有意义,可是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暂时又不想死,很矛盾,谈恋爱被父母发现,家暴,被要求分手,学生党初三,成绩一般,家里要求较高,控制欲很强,很烦,心情总会莫名焦躁,父母越不想让我做什么我越想做。
(匿名)
我和两个舍友打算下午出去玩其中一个舍友睡过头了我们也想着睡会儿就睡会儿吧,反正明天休息,结果五点多她醒了,我们说赶紧起来出去玩了,我和另一个舍友赶快起来收拾,她在那磨磨蹭蹭的我们收拾完了,她说了一句要不明天再出去吧,woc凭什么什么事都要按他的意思来,之前每次都这样,我们收拾完了,她才开始收拾就让我们等着她,她一点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嘛
(匿名)
女,17岁,活得很累在上一年上高中的时候各种难受不适应诊断出了抑郁症好不容易有了好转却被不幸运的事打倒了我和舍友们不是一个班的因为舍友想要我撮合她和我的初中同学我答应了她结果搞砸了她们班的人都知道了然后就开始慢慢的孤立我甚至开始嘲讽我我一气之下去学校的电话亭里打电话想给妈妈说结果被一个社会女插队了还很拽我们发生了口角,和肢体接触最后她的班主任还偏袒她我的班主任是我表亲戚他也没有为我说什么话最后我一晚上气的睡不着一直醒心一直跳很难受我受不了了请假回家了过了一段时间后父母给我转学但是我面对一堆不认识的面孔我感到很害怕很难熬加上之前在原来的学校的打击我吃了安眠药我想一死了之可是我没有死也没有昏睡最后我打电话告诉了父母她们给我休学了但是在家里每天也很难熬我经常哭的撕心裂肺妈还一直催我逼我上学在今年我又重新上了原来的学校高一这里只能住校两个星期回家一次这届的学生我一个也不认识她们之前很多都是一个学校的都在一起玩我感觉很孤独但是我也不想和她们说话即使和她们说话了我也感觉很不舒服吃饭的时候没有人跟我一起走我害怕别人的目光我有时候一天三顿都不去吃饭我又请假回家了我感觉生不如死到了家父母也是一直哄我逼着我去上学妈还哭了我很难受给家人这么多麻烦一年了都没让家人省过心可是谁来感受感受我的痛苦我经常很让爸妈生气难过我真的过不下去了我不想上学我也不想上班我不想平庸我想去死可是我怕痛我今天撞墙撞的我冒星星撞的很痛可是我真的不想活下去了我该怎么办啊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1
/
0911
问
女,安全感(>0)✘存在感(>0)✘价值感(>0)=正性情感在线。 恋爱中的人对上面等式内容有短期的体验。然后随着交往的深入,真实的自我慢慢展露出来,不合拍不融洽的地方慢慢呈现,对对方的接纳度慢慢降低,情感体验很可能转为负性。 不转为负性的前提是:相处初期的安全感、存在感、价值感的净值要比较高,足够高,才能让相遇不后悔,才能让关系不破裂。 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关系。 曾经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负性情感起点,父母为节约在养育方面的付出,为使我们乖巧懂事还争气,不惜无下限的打压我们,无形中严重削弱了或剥夺了我们的价值感。。。。。。 就不用论述安全感和存在感了,光价值感一条,就能让我们终生困苦。 我没了价值感不能再失去存在感啊。。。。所以价值感低的人会用极端的方式寻求存在感,比如受虐癖。其实他们是希望能在存在的前提下,慢慢恢复价值感。但受虐癖通常被视为变态,价值不被认可,所以他们只能只能在泥潭里继续挣扎,因为没有力气上岸。 。。。阿弥陀佛!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