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4-10-14 20:40:22
抱抱TA
好的自己如果有所关联,是否是种诱惑。坏的自己,是否只是种感。是否在于自己的这些层面,他人无法承受。诱导是否只是种加强诱惑。如果孩子不喊你,你还是让他自己玩,是否哪里他的自我让你无法接受,需要强加干预。是否你的自体里面有些感受被自我标识为禁区。
10
10
154
AI心
您好,感谢您分享您的想法。您提到的问题涉及自我认知和他人对我们的理解和接受。这些确实是关系和交流中的重要维度。或许您是在探索自我感受到的某些冲突或不安,以及在与他人互动时表达自己的困难。不同的感受,尤其是那些被标识为禁区的,通常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反思。可以尝试通过记录自己的感受、思考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来更好地了解自己。如果您感到困惑或需要支持,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来探索这些感受及其影响。
陈劲松
你好
高兴哥
高兴哥送了一个拥抱
竹心
看到了很多个是否,太多规则相互冲突。世上没有绝对的客观性。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是苛刻了些
微尘老师
微尘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柏霖
深奥
王宇
你好
佳喵
佳喵送了一个拥抱
孙老师❤️
孙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心理树洞与倾听
心理树洞与倾听送了一个拥抱
匿名
为什么本能成为一种负性的东西,生理感受、思绪、感受、直觉。消除这部分的影响成为了一种教育潮流了
美好时光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玫瑰]
心安✨情绪情感
十万个为什么?
依❤倾听
依❤倾听送了一个拥抱
时光倾听
时光倾听送了一个拥抱
嫣然
你好
嫣然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I心
用户在表达内心的一些矛盾和困惑,通过不断提问来寻找答案。竹心提出的“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是苛刻了些”,直接触及了用户可能过于严苛自我评价的问题,这个回帖能够帮助用户反思自身的态度。人生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追求完美可能会让人迷失方向。建议用户放宽心态,接纳自己的不完全与不完美,理解每个人都有无法满足他人期望的时刻。首先要明白每个问题都有不同的角度和可能的解释,学会自我接纳是走向内心平和的第一步。希望用户能找到内心的答案,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
乐川
乐川送了一个拥抱
静心聆听
静心聆听送了一个拥抱
雨沫
雨沫送了一个拥抱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女,《自我的习惯》 人未被满足的需求会生成一个自我,由这个自我去寻找可以满足的机会,或寻找替代满足。 但是需求永远无法真正被满足,因为缺失的部分,需要长时间的无条件的爱来满足,在这个人人缺爱的社会里,你根本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人来满足你。 因为需求不被满足,所以自我的使命还在,所以自我要为使命而使自己存在,所以一边努力保护自己,一边寻找与使命有关的机会。 所以慢慢的自我形成了一个习惯。我觉得习惯有四个层次: 原地不动,顺坡而下,轨道滑行,路径依赖。 这四个层次代表自我的意识程度。自我意识越强,越不可控。前两个层次代表自我是可控的,后两个层次代表自我是难以控制的。不管可控与否,它都是连续性的自我,都有被强化的可能。 想要不被强化,甚至弱化掉自我意识,需要切断自我的连续性,如果能够用自控的方式切断自我连续性,就能有效的缓解自我的压力,用他控的方式切断自我连续性,就能降低自我的破坏性(于已于人)。 一定要注意,是切断,不是阻断。切断是情境转换,阻断是强行阻止。
(匿名)
女 我感觉我就是太乖了,心里太把他们当回事儿了,所以他们的言语才会像针扎一样让我难受,他们的夸奖可以让我特开心,他们的恶言恶语可以让你如坠寒冰地狱。有些家长不管做了多少过分的事情都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也不会觉得自己需要跟孩子道歉,所有事情都可以用“为你好”完美敷衍。 家长是个神奇的存在,他们可以因为自以为是的教育方针一会儿唱红脸一会儿唱白脸,他们把自己当成可以决策你人生的主宰者,不管对孩子说出多么过分的话他们都能找到可以自洽的理由,觉得自己是“为你好”,他们觉得自己是在试炼你的人生,磨炼你的意志,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你好”。 可实际上呢?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这样做不合适吗?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经历怎样的精神折磨吗?别人的家长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觉得我爸就是以折磨自己的子女为乐,她就是很享受那种可以控制一个人的感觉而已,她就是见不得我开心哪怕一分钟。 我感觉自己就是被她牵着鼻子走的提线木偶,她让我往东我就不能往西,否则就是不孝,可能只有我死了才能摆脱她的控制吧。
(匿名)
女,40岁,怎样把孩子从游戏中“抢”回来 一,孩子越迷恋游戏世界,就越说明,现实世界让他感到匮乏。 二,让孩子与他人建立心里链接,学会把他人装在心里,而不是沉迷虚幻世界。及时认可他的努力,形成成就感,慢慢建立责任感。 三,语音是一种力量,用语言不断给予孩子爱的表达,增强孩子内心生命力,能够抵御来着外部环境的干扰。 四,家长命令孩子,孩子学会了命令;家长强迫孩子,孩子就学会了强迫,这就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 五,父母心中有了智慧与力量,遇事不怕,不怒,不急,孩子自然会感受到一种温和,柔韧,坚持,循序渐进的生命状态。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了这样的良性互动,还怕孩子离不开网络游戏的诱惑吗!
男,43岁,人们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的理念问题存在矛盾,就会误入盲区,就如同进入一个死胡同; 自控力≠自律 改变现实观念上的偏差,在培养中降低误区的进入,对孩子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女,1岁,《自我聚合与自我整合》 自我成长真的太难了,总是不断有新问题出现,提醒我催促我去进一步完善自己。如果不是在底层挣扎,被逼无路,我真的不想走“成长”这条路。 成长真的太难了,也太痛了。 曾经的我敢把箭射向别人,然后自己像没事人一样。现在的我即使把箭射出去了,又会立刻把箭找回来,往自己身上扎,甚至狠狠的扎。 以前我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责任都是别人的。现在我把自己当成加害者,责任都是我自己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曾经(主要指小时候)我的精神被别人否定和打压,现在我被我自己否定和打压。 ———————— 前些天,家中出事,让我的自我聚合了,那是一种臣服的感觉,我以为我突破了一个内心卡点,但结果让我失望。虽然进步是有,但实在太小。 今天又因为工作中的小事让我抓狂。本来夫妻是可以明显分工的,可他偏偏不自立,又不接纳那样的自己,生生把自己逼成。。病,把自己整成半个残废,让我不得不独自扛起重担,并接受“被辅助”的“待遇”。 问题就出在“辅助”上,一个无脑无心的人都能被训练出机械反应的小事,他却总是做不好,延误我工作,破坏我心情,还无形中把我推上“恶婆娘”的境地。这样消极被动,非暴力不合作的行为,太可怕了,甚至是太阴毒了。他是童年不完美导致他这样,可我的童年也不幸福啊,我怎么有多的能量去疗愈他。 当时我的心情,如下图文字所述。 ———————————— 一阵生气和自责过后,我稍微冷静了些,顺着情绪感受,我探索到了新的东西。 我觉得因为别人的行为而产生负面情绪,这是边界感的问题。 比如今天的事件,我是因为忽视了边界,把自己的能力延伸到老公那边,让他替我完成我能力范围内的事,并认为他应该按我的要求和节奏来完成。 如果他能配合好我,做好我交给他的那极其简单又轻松的小事,我就感觉我的工作顺利,我有能力胜任工作。当他没按我标准完成时,我就感觉我的能力不够,难以应对来自顾客的需求,从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本来我可以胜任全部工作的,但为了让一个病人闲人产生价值,我让他帮我分担工作,结果是,不但没为我分担好工作,还无形中削弱了我的“能力感”,我的自信和力量感。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觉得应该是缺乏边界感造成的。当我忽略边界,把属于自己的品质延伸到别人那,我就把别人和我当成了一个整体,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我预期时,我就感觉到我的一部分垮掉了,这让我感到害怕。
对自己的阻抗。我们从现实的自己开始,内心好像充满了一个强大的自己,一个被人充分理解的自己,一个心目中理想的自己(或者理想的他人),根植在三者背后的是内心那对自己或他人强大的渴望,这种渴望就构成了原始的具有诱惑力的内在形象。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头脑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是因为背后无法放弃这些原始渴望。
(匿名)
女 孩子从小到大都感到父母都在管着自己,从来都不能自己做主。父母确感觉多会都惯着孩子。导致孩子任性使家庭并不富裕的生活更加拮据。孩子现在很不快乐父母也很无奈。
(匿名)
男,34岁,跑步结束我真是一个不孝子不争气的废物的人
男,33岁,①我爸亲戚,,亲叔婶势利自私,对我与父母总是冷嘲热讽;大小堂哥傲慢无礼,总以优越者自居,对我和父母不屑一顾;亲叔儿子刻薄寡情,时常挖苦讽刺;大姑儿子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利益,对家人冷漠无情。他们各自性格鲜明,共同点是对我和父母持有偏见和排斥。,,②我的毕业十三年到现在全部经历,,①2011年七月中专,,,,毕业20岁,①学校厂五天托运工吵架辞职没要工资,②自己找两个厂一个劝退一个开除分别半个月普工流水线,➕,②八月父母送亲戚上班厂上班,①在亲戚协助干一个月多仓库,数错被主管开除,,③九月父母送亲叔公司上班20岁,➕,①亲叔给五百一千每个月工资,干八年跟车送货,一年半一千(老爸协商)工资销售,,➕从小与,,,亲叔(婶)小堂哥大姑他儿子吵打架数次到现在,➕我退我爸家族群老表堂哥群几次,现在又进来了,,➕2021年六月八辞职亲叔公司30岁,➕当天上午辞职亲叔,当天下午找工作打电话一直到凌晨5点,简历投了八千多次,面试几十次,,➕2021年七月找了保安,做了一个月多,因跟交际差被人打小报告,要求离职报告人事,,,,自愿填了,,➕失业两个月,2021年19号再次找工作20号入职工厂,包装做了七天结了一千多辞职,,➕因我反复面试不去上班几个工厂人事拉黑微信电话,2021年十月二十六号辞职后,到现在没找任何全职上班,,➕2022到2023做了75次日结,因三个厂做日结,被一个大姐劳务同做日结班组厂长骂脑子不好说日结,,,开除,2023年12月到今年没有任何全职日结工作,,,➕毕业十三年到现在,①日结75次,②兼职几十次,③全职十二次,④没打买一次父母钱东西,总见父母感觉啃老不孝自责内愧疚不安,,➕父母6056肾功能不全身体不好交燃气物业,,➕我33没结婚技术女朋友工作存款没任何五险一金保险,靠花呗交还清解决,每个月宽带手机水电。还20号借呗分期67.88,还25号花呗分期120.48,,➕现在我想找工作!但我没有目标方向感!在选择什么行业技术做上纠结?不知道选择什么!想尽快找工作入职,把全部网贷还清了!很烦感我现在这样的习惯和生活!但恐惧入职后一天干完不会透支有工资,,,➕我现在全部贷款,,➕借呗709.98➕花呗1021.53,,借呗➕共21笔,,(个)①226.56②40几③30几④20几⑧十几③几块,,➕花呗共一笔,,①本月剩水费没解决,20号借呗还17.83,可以解决,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4
/
1014
问
好的自己如果有所关联,是否是种诱惑。坏的自己,是否只是种感。是否在于自己的这些层面,他人无法承受。诱导是否只是种加强诱惑。如果孩子不喊你,你还是让他自己玩,是否哪里他的自我让你无法接受,需要强加干预。是否你的自体里面有些感受被自我标识为禁区。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