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 12/16/2021

入秋时节如何调适疲软情绪?

入秋时节,天气转凉,随着花草树木的凋落和气温的变化不定、冷暖交替,容易给人的心理、生理上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会产生焦躁、忧愁、悲哀、郁闷等不良情绪。

尽管天气凉爽了,但许多人仍然会犯困、情绪低落、精神疲软。这是因为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 褪黑激素” ,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但入秋之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 怠工而偷懒” ,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引起情绪上的疲软。

  精神健康网专家分析认为,夏季多是高温、燥热的天气,人们的情绪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立秋前后,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人也从过激情绪中调整过来,这时就容易因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而出现疲软、困乏等状况,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生活。

  面对秋季的“ 疲软情绪” ,专家建议,要特别注意三方面心理养生: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困乏状态和人体的缺氧有关,因此,可在室内放些绿色植物,如文竹、吊兰、橡皮树等植物,能释放氧气、调节室内空气。

二、合理的饮食习惯

秋季常为干燥阴冷多雨的气候,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最好吃些清淡的食品,要多吃水果、多喝水,最好是喝绿茶,提神效果远比咖啡好。

三、保证充足的睡眠

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尽量争取在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如能提前进入储备状态,就能防止一上班就犯困;中午适当“ 充充电” ,小睡10到30分钟也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阵阵秋风扫过,落叶四处飘落,每到深秋季节,人们的情绪便开始低落起来,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压力族和情感受挫的人更易产生悲秋情绪。身处草枯叶落的秋天,心中常有凄凉、悲哀、愁苦之感,易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甚至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调适好自己的心情,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文:珂玥 本文系精神健康网原创,转载须注明出自精神健康网。)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焦虑症患者的5大“保护伞”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那么对于焦虑症的患者都有哪些保护的措施呢?下面一起去看看。 一、密切观察躯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