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2-01-12 13:36:00
抱抱TA
《解决问题时的几种心理状态》 我觉得人在面对别人问题时,有至少4个心理层次: (1).有办法、有耐心。(从容自信,热情大方——常见于付出型的能力超群者) (2).有办法、没耐心。(坚定自信,冷淡沉闷——常见于掌控型的能力突出者,如强弱配比的亲密关系或隶属关系) (3).没办法、有耐心。(淡定平和,讲道理——常见于付出型的能力一般者,如父母对孩子,咨询师对来访者) (4).没办法、没耐心。(心烦意乱,发脾气——常见于掌控型的能力低下者,如父母对孩子) 我觉得咨询师常见的状态是(3),因为他们熟知人的心理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凡事都能够说出个12345来,所以能够非常淡定的面对几乎所有案例。但其实并没有能够真正有效的帮助到案主的能力。所以只能从头到尾的倾听、分析、输出(讲道理),就像玩单机游戏一样。 ———————— 以上,大家是否有识破我的“阴谋”呢? 不用大家费脑,我自招吧。 我的本意是想提醒大家认识到一个问题——心理咨询师的局限性。(建议大家在咨询前不要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 他们之所以态度非常好,充满人性的温暖,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够帮到你而展现的自信式的热情,而是因为意识到很可能无法真正帮助到你而有的谦卑式的温暖。 事实上,正因为求助者感受不到来自对方内心深处的自信和力量,所以他们没有办法获得力量,所以只能在咨询结束后继续孤单奋战。 —————————— 我是一个狂热的心理学爱好者,所以难免以“狂”示人,还请大家见谅。 下面截图内容,是我想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我写得太好了,直观的描述了几乎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成因。但我觉得能把我写的内容真正看懂的人都不多,所以我也不奢望解答了。但欢迎探讨。 看完我的问题,请大家谦虚一点,不要说你能帮助我,这是我最反感的话。我敢说,能帮助我的人还没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来。 当然,你给我一万个亿,能从外部解决我的问题。这说的是外部解决,如果从内部解决的话,你不可能做到,所以还是谦虚点吧。
55
38
1225
匿名
香风晓雾
这位陌生网友,依据你的分析,咨询师暗示来访者头孢泡酒,咨询师是什么原因?别说是咨询师,这种做法,连个人格健全的正常人都达不到吧
香风晓雾
你说对了,无处可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心能量
心能量送了一个拥抱
茉墨情感
茉墨情感送了一个拥抱
安安•心理师
安安•心理师送了一个拥抱
灵巧
灵巧送了一个拥抱
慧溪心理
慧溪心理送了一个拥抱
茉墨情感
你好!认真地拜读了你的留言。说一下我自己粗浅的见解。以探讨为目的。如果说的不对请别见笑。我觉得“心理困境”是可以找到出口的。就是发自内心地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脆弱,不完美。不苛责自己。但是不放弃努力。但做好事,莫问前程。自己努力了就够了。结果交给老天。
匿名
茉墨情感。你以为这些道理我不懂吗。哎。。。。
如海
如海送了一个拥抱
香风晓雾
这篇文章,没记错的话,我有幸在今天这次你发布之前,就在这个平台拜读过一次。作者是你吗?文章写的好,华丽的辞藻。。可也没见文章发表后,该看的人,有任何悔过之心和忏悔之举啊。我所看到的,依旧是一副不顾他人痛苦的疯狂暗示、一副“你奈我何”的骂着别人“叼逼”的叼逼劲儿、骂着女性骚逼装纯的肆无忌惮的姿态啊。是文章不够真诚,力道不够?还是我等众网友的语文大多时候是体育老师教的呢?
匿名
难道你以为这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吗?我是以自己为例来说所有人的问题。
匿名
包括进来送拥抱和留言的各位。
茉墨情感
你好!我相信你一定是懂的。但是懂得和做到还有差距。所以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跟你探讨。说的不对请见谅。[抱拳][抱拳][抱拳]
匿名
难道你的意思是——重复讲道理能产生效果?
匿名
现在人的心理困惑是道理听太多了
香风晓雾
你看过有个网名叫“香风晓雾,你是我见过的最骚的女人”的人发表文章吗?他的文风和你很像,感兴趣的话,你俩可以切磋切磋,呵呵!
茉墨情感
你好!我想表达的是不但要懂得还要做到。当然我也没达到这个境界。努力中。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跟你探讨。认识你很高兴![玫瑰][玫瑰][玫瑰]
匿名
也是,在中国文化浸染下,除了讲道理,真的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匿名
茉墨情感。谢谢你的回复。咱们共勉!
匿名
我觉得中国的文化让道理和道德掩盖了本心和良知,压缩了自我,导致自我不协调甚至扭曲。
匿名
“道理掩盖本心”是一种“让柳树开桃花结苹果”的感觉
茉墨情感
你好!共勉![玫瑰][玫瑰][玫瑰]
铭励【倾听•疗愈】
铭励【倾听•疗愈】送了一个拥抱
思思倾听
思思倾听送了一个拥抱
’
为啥就你一个人老说咨询师不好呢
香风晓雾
谁都学中华文化,为何就你这么做呢?别人怎么不吗?别人学的都是假的中华文化吗?
罗怡萱
罗怡萱送了一个拥抱
香风晓雾
为啥就你发出这种疑问呢@’
匿名
“道德掩盖良知”是一种“我本来不是贼,你偏要用防贼的方式来制约我”的感觉,而且在制约过程中缺乏灵活性,甚至别有企图,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方式强行误判。
匿名
’因为我狂
香风晓雾
一句拥抱解决的事,非得吵一架。一句道歉解决的事,非得让别人报复你。
香风晓雾
突然想到这句话。
’
你估计是高度近视,看不到别人对你的评论。
香风晓雾
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人听你解释。
匿名
’每个人不都是“高度近视,看不到别工对自己的评论吗”
秋水伊人
秋水伊人送了一个拥抱
香风晓雾
我估计某个咨询师是看不到别人对他的评论,还在意淫我在意别人评论,策划一出别人评论我,我一点要接住他羞愧的戏。无可救药@’
香风晓雾
自恋型人格,甚至是障碍。实锤了。
香风晓雾
我没见过哪个正常人,无冤无仇,会让没见过面的女孩去死、利用移情占便宜就得了,还说成跪舔他...或许幼时见过虐杀小动物的村霸,那些心理不健全的败类
香风晓雾
才会这样
匿名
看不到是因为有的人已经被我拉黑了。感谢他们的参与,让我的帖子上了热榜。
香风晓雾
在自己的世界里,继续活几天吧
龙凤
龙凤送了一个拥抱
匿名
如沐春风。我的关注重点是全人类的心理问题不要以为你是例外。不要以为自信满满的讲别人的问题,你就没问题了。
匿名
谁有勇气认真的看看自己
匿名
当然,我太天真了。每个人一生所有的努力都是逃避面对自己。而我却叫人看自己,这太愚蠢了。
匿名
一群人生比较顺利,防御方式从没有崩溃过的咨询师们,说的话是最废最多余的,因为他们缺乏同理心。
匿名
苍天饶过谁,你不会例外,好戏在等着你。。。。。哈哈哈
香风晓雾
你还在不知悔改
香风晓雾
呵呵
香风晓雾
那就走着瞧吧
香风晓雾
看看谁的戏好看
香风晓雾
哎呀
匿名
如沐春风。怎么不说话了,来啊,咱们大战三百回合
香风晓雾
可怜的43岁奶娃
香风晓雾
可怜ta两个娃
香风晓雾
遇到了个怎么都听不进劝的爹
香风晓雾
执着的坑害别人。君子报仇,三年都不晚
如沐春风
亲,没有挑战你的意思,懂了你的大义。何来大战之说呢。其实正如你所说我们都在努力的接纳真实的自己。一直在路上。加油
心途心理
心途心理送了一个拥抱
心灵呵护
心灵呵护送了一个拥抱
泰山情感
泰山情感送了一个拥抱
大森心理
大森心理送了一个拥抱
橄榄树
橄榄树送了一个拥抱
秋语
秋语送了一个拥抱
丽生姐姐
丽生姐姐送了一个拥抱
舒言✨心理
舒言✨心理送了一个拥抱
心语
心语送了一个拥抱
温馨【倾听·陪伴】
温馨【倾听·陪伴】送了一个拥抱
陈明
每个人都在寻找人生中对的那个人,却没有试着成为那个对的人。
丹丹老师
您好
笨笨
写的真好
周美芳
周美芳送了一个拥抱
王宇
你好
月亮心师
月亮心师送了一个拥抱
初衷两性情感
初衷两性情感送了一个拥抱
万灵
万灵送了一个拥抱
玉竹情感
玉竹情感送了一个拥抱
范老师
范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我想找个妈妈
我想找个妈妈送了一个拥抱
巧儿【婚恋情感】
巧儿【婚恋情感】送了一个拥抱
黄老师
黄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匿名
我诅咒给我私聊打广告搞推销的人全家倒霉。送了一个拥抱
初倾☀️
初倾☀️送了一个拥抱
雅馨心咨师
雅馨心咨师送了一个拥抱
张志强
张志强送了一个拥抱
心灵深触
心灵深触送了一个拥抱
星空
星空送了一个拥抱
晴天
晴天送了一个拥抱
更多内容 APP查看
我觉得人在面对别人问题时,有至少4个心理层次: (1).有办法、有耐心。(从容自信,热情大方——常见于付出型的能力超群者) (2).有办法、没耐心。(坚定自信,冷淡沉闷——常见于掌控型的能力突出者,如强弱配比的亲密关系或隶属关系) (3).没办法、有耐心。(淡定平和,讲道理——常见于付出型的能力一般者,如父母对孩子,咨询师对来访者) (4).没办法、没耐心。(心烦意乱,发脾气——常见于掌控型的能力低下者,如父母对孩子) 我觉得咨询师常见的状态是(3),因为他们熟知人的心理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凡事都能够说出个12345来,所以能够非常淡定的面对几乎所有案例。但其实并没有能够真正有效的帮助到案主的能力。所以只能从头到尾的倾听、分析、输出(讲道理),就像玩单机游戏一样。 ———————— 以上,大家是否有识破我的“阴谋”呢? 不用大家费脑,我自招吧。 我的本意是想提醒大家认识到一个问题——心理咨询师的局限性。(建议大家在咨询前不要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 他们之所以态度非常好,充满人性的温暖,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够帮到你而展现的自信式的热情,而是因为意识到很可能无法真正帮助到你而有的谦卑式的温暖。 事实上,正因为求助者感受不到来自对方内心深处的自信和力量,所以他们没有办法获得力量,所以只能在咨询结束后继续孤单奋战。 —————————— 我是一个狂热的心理学爱好者,所以难免以“狂”示人,还请大家见谅。
(匿名)
女,我发现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现象。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期待的,努力的,挣扎的,反抗的,都是想要有人能看见自己。 父母,老师,各种权威,都没能看见我们,他们看不见那个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有趣的自己,有价值的自己。。。。。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无趣的,无价值的”,所以无法发现别人的“存在”。 没有哪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好,各方面表现好,为了实现这些“好”,他们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极力伪装成一个职业化的角色,去塑造“祖国的未来。这也就算了,因为他们的存在是这个社会流水线的需要,我们无力抵抗社会对我们的“塑造”。 但我觉得,心理咨询师是应该跳出所有权威的框架,用最人性化的视角和身份来对待求助者的。 可令人悲叹的是,他们不但没有跳出权威框架,甚至还发展出了比权威更隐蔽的功能,因为他们掌握的“道理”更全面更细微,对当事人的内在影响更大。 他们和所有权威一样,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不以真实相对,你能给予当事人什么?不还是和家长老师们一样的点评和说服吗?不还是和家长老师们一样的期望和塑造吗?不还是和家长老师们一样的软控制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感受就是这样的,无论走到哪,遇见谁,我们永远都是有问题的。以为咨询师能让我感受好一点,觉得自己没那么差,但他们职业化的“欣赏和鼓励”来得太过短暂而虚假,根本无助于我摆脱问题,只会让我的内心更无助更灰暗。因为我认为我已经用了最好的办法(心理咨询)来解决问题。 没有人有能力让当事人真正的感觉好起来,而不是短暂的陪伴时的瞬间良好体验。这种体验就像吃药,药效过后更无助。 只知道拿书本知识去和当事人的问题打交道,从来没有人敢用真实的自己和当事人本人打交道,这就是我认为心理咨询效果差,甚至造成负面效果的原因。 是啊,那样当然太难了,因为你们面对自己的父母,伴侣,孩子,都会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用不同的面具和他们相处,又何况面对你的来访者呢。 自己不成长,如果真正的帮助到别人呢? 或许你们的方法能对少数依赖面具活着的人有效果,但对于我这种不喜欢面具,特别想要剥离面具,特别容易识别别人面具,想去摘别人面具的,处于自我成长不稳定时期的我来说,你们的方法完全无效,让我非常反感。 自欺的咨询师,有可能帮助到比他们自欺严重几倍的人,这个我是相信的。 沉睡着的自欺的人们啊,你们何时愿意醒过来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啊? 阿弥陀佛!
(匿名)
女,1岁,——转《心理咨询师的三种人生境界》----作者:佚名 今年,是我成为一名职业心理咨询师的第六个年头。在这一充满魅力的领域里,我有幸认识了一些辛勤探索的同行。通过个人的职业经历和对各个同行的观察中,我发现一个心理咨询(治疗)师他做的咨询是什么特点和模式的,以及他做得好还是不好,从他自身外显的气质上便能有所察觉。 处在第一种境界的心理咨询师,和他相处时,你会感觉他十分自信,性情比较张扬,很有锐气。他会非常乐意谈及他所获得的成就:职称,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书,以及经典的个案,在谈论中面有得色,同时尖锐地发表对不同观点的批评,和出现失误的同行的轻视。他的社会角色意识非常强,你能感到他确实以成为一个咨询师为荣,同时这个角色,也捆绑了他,使他对自己的着装、在公众场合的表现,别人对他的看法或批评,都表现出特别在意。 这个阶段的咨询师还有一个明显的外在行为特点,就是老是忍不住要去指出别人的心理和个性问题所在,涉及的范围包括亲人、朋友、或同行。他们的意见大多时候是有见地的,你能感觉到他确实点到了问题所在,但不知为何,就是让人心里不舒服。也许,你直觉地了解到,他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帮你,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而已。 常常地,此类行为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这种类型的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采用的常常是探究型和控制型的咨询方式,乐于使用各种“立竿见影”的简快方法,出现“野蛮分析”的时候比较多。 心理咨询师在这一行里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个人境界也常常在不断提高。这正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每一个全情投入于这一领域的人,最终自身也会获益良多。 到了第二种境界,心理咨询师拥有了更多的心理能量,自身的情结也解决了不少,他们成为了比一般人更健康的人,或者叫自我实现型人。 他们肚子里面装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变得沉静下来。当你靠近他时,你可以感觉到他内在很自信,但这种自信已经不再给他人以压力。他不会主动谈及自己的成就,表现出低调和稳健。他神情内敛,对人和气,接近他就像靠近春天的太阳般的温暖和舒适。 他明白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本人真实自我的界限,也了解自身的局限。他从来没有想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他可以坦然地谈及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自身的弱点,已不能让他感觉到是一种威胁。 未完部分看截图。
(匿名)
女,40岁,《人到无求品自高》 我相信这个人性的规律永远正确。怎样让人不患身心疾病,还有较高的品行?我觉得关健在于求的是什么。 如果只求衣食住行,在当下社会,这个绝大部分人都可以非常满足了。 如果求永生,这个没有人能够得到满足,所以人们会理智的放弃这个目标。 如果求存在感,这个绝大部分人也都能够得到满足。 如果求价值感,这个就较少有人能够得到满足。因为有竞争啊,你觉得任何一个能带来价值的点,都有人比你强啊,永远有人比你强啊! 在这个物资充裕、科技发达、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给人的自我(曾经压抑的自我)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但机会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竞争无形中给了人们难以化解的压力。 压力产生焦虑,焦虑强化了性格模式,强化的性格模式容易与其他人产生矛盾冲突,外在冲突引起内在冲突,内外冲突不断,导致心理疾病。 心病还得心来医,只有让“心”舒服了,病才会好。我认为,教导或引导别人改正自己去适应别人,以减少冲突,这是让当事人“委曲求全”,这是最差劲的心理咨询,还不如没有,因为生活中有太多人在教导他们,正是因为过度的教导,才导致他们生病的。 引导当事人改正自己去适应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对象可以是某个人),这是可以的,因为理想是他们的一部分,为理想而改变自己,是爱自己的表现。但这也不是一个好办法。 更好的办法是,让当事人在达成理想之前就能够自己认可自己,提升自我价值感。我觉得这可以代表优秀咨询师的水准,也是普通咨询师的提升目标。 当然,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有不同的对治办法。我想说的是,对于没达到中重度心理疾病的人,咨询师也一味采取“引导当事人改正自己”的方法,去帮助当事人提升自己,我觉得这是完全无效的,甚至反作用非常明显。觉察能力好的人能自己保护自己,觉察能力不好的人很可能就被带到阴沟里去了,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而且事实上,越是重度的心理疾病,越需要包容接纳,所以可以总结的说,不论哪个程度的心理问题,都不能用“教导别人改正自己”的方法来恢复自信和健康。他们就是因为从来没得到过认可,没有价值感,没有安全感,无法信任别人,才生病的,然后来到咨询师那又是一次“问题检测”和对纠正的建议和教导。 让当事人无力和绝望的是,无论去到什么地方,“我”从来没有被真正的看见过。 这就是我对擅长讲道理,擅长搬运知识进行头脑灌输的陈明咨询师特别愤慨的原因。
女,1岁,心理爱好者对心理专家的研究---(给心理求助者的参考意见) 我在网络心理平台待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些规律,我想针对专家们在论坛帖子里的回复作个小结。 1.模糊信号--你好 -您好 2.话术--(常见于伪专家和心术不正的有证专家)我看到了你的帖子了,能聊聊吗?-- 你这是xx病,我能帮你,私聊我---等其他类似用语。 3.套话--刚看完您所有的描述---需要什么帮助吗?-- 可以聊聊吗?--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有需要可以私聊我。 4.文案--20个字以上的有群发感觉的一段文字。 5.演说--主动共情,巧妙凸显自己。 6.尝试帮助,表达观点。 7.想要帮助,表达观点并提问和追问。 我觉得 1.模糊信号的释放类似于“你猜你猜你猜猜”,因为它代表专家不明确的立场和态度,它包含以下所有内容(234567条)。 2.使用话术者的动机性太强,是诱引。类似于pua操纵术。 3.使用套话者的动机是中立的。使用套话是因为它省力且规范。 4.使用文案者是求胜心态,想打一手好牌。 5.使用演说方式者是表现欲强的自恋者。动机中立。 6.尝试帮助是低调的务实者。 7.想要帮助是听到了爱的呼唤。 抛开心理行业伪善的骗子和败类,我认为心理咨询师有几种不同的类别。 1.以施予者自居的自大狂。(自我膨胀,控制欲强,居心不良) 2.成功欲爆棚的自恋狂。(以自我为中心,目的性强,动机不纯) 3.拯救欲爆棚的英雄和圣母。(自我突出,干扰性强,能力一般或较差,动机为善) 4.稳重低调的务实者。(隐藏自我,尊重对方,关注绩效,能力较好或一般,动机为良) 5.真诚谦和的布道者和求道者。(收敛自我,适应对方,能力较好,动机为善) 6.求实创新的开拓者。(关注自我,引领他人,能力很好) 7.温暖包容且智慧的爱的天使。(接纳自我,接纳他人,有神奇的疗愈能力) 我认为以上类别中,常见1234,偶见5,难见67。 正是由于全社会对心理专家的极度需要和依赖,才把从业者抬高到了一个接近神的位置。我也相信每位从业者都心怀理想,想要完成使命。 但是,“神啊”,您为何没能带我们走出迷雾,却让我们更加怀疑人生呢! 补充:我是心理学爱好者,代表大众发言。希望能用我们微弱的力量
(匿名)
女,32岁,--如何寻找合适的咨询师-(给求助者的参考意见-修正版) 我在网络心理平台待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些规律,我想针对专家们在论坛帖子里的回复作个小结。 1.模糊信号--你好-您好 2.话术--(常见于伪专家和心术不正的有证专家)我看到了你的帖子了,能聊聊吗?--你这是--病,我能帮你,私聊我。。。。或其他类似用语。 3.套话--刚看完您所有的描述---需要什么帮助吗?--可以聊聊吗?--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有需要可以私聊我。 4.文案--20个字以上的有群发感觉的一段文字。 5.演说--主动共情,巧妙凸显自己。 6.尝试帮助,表达观点。 7.想要帮助,表达观点并提问和追问。 --------------- 我觉得 1.模糊信号的释放类似于“你猜你猜你猜猜”,因为它代表专家不明确的立场和态度,它包含以下所有内容(234567条)。 2.使用话术者的动机性太强,是诱引。类似于pua操纵术。 3.使用套话者的动机是中立的。使用套话是因为它省力且规范。 4.使用文案者是求胜心态,想打一手好牌。 5.使用演说方式者是表现欲强的自恋者。动机中立。 6.尝试帮助是低调的务实者。 7.想要帮助是听到了爱的呼唤。 --------------- 抛开心理行业伪善的骗子和败类,我认为心理咨询师有几种不同的类别。 1.以施予者自居的自大狂。(自我膨胀,控制欲强,居心不良) 2.成功欲爆棚的自恋狂。(以自我为中心,目标性强,动机不纯) 3.拯救欲爆棚的英雄和圣母。(自我突出,干扰性强,能力一般,动机为善) 4.稳重低调的务实者。(隐藏自我,尊重对方,关注绩效,能力较好,动机为良) 5.真诚谦和的布道者和求道者。(收敛自我,适应对方,能力较好,动机为善) 6.求实创新的开拓者。(关注自我,引领他人,能力很好) 7.温暖包容且智慧的爱的天使。(接纳自我,接纳他人,有神奇的疗愈能力) 我认为以上类别中,常见1234,偶见5,难见67。 --------------- 正是由于全社会对心理专家的极度需要和依赖,才把从业者抬高到了一个接近神的位置。我也相信每位从业者都心怀理想,想要完成使命。 但是,“神啊”,您为何没能带我们出苦海,还让我更加怀疑人生呢! --------------- 补充:我是心理学爱好者,代表大众发言
(匿名)
女,,心理医生的病是给病人治好的?,心态成长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病我两分。把病人和医生进行二元对立。,,,第二阶段:病我同一。认识到自己和病人的关系是老病友和新病友促膝谈心的关系。,,,第三阶段:病我互换。认识到原来病人是自己的医生,自己是病人的病人。,,,第四阶段:无病无我。认识到“病人”和“医生”这两个身份认同的空无性。,,,第五阶段:病我任运。体验到“病人”“医生”身份认同的空无性和明现性两面,并且体验到此两面相互联系转化的所有过程。,,,第六阶段:病我融摄。此时咨询师整个身心状态具有和病人一样的融摄能力,可以自由进出两分、同一、互换、双无、任运等各种心态。,,,,其意志如山安住,岿然不动;其情绪如海安住,动静相宜;其感知随境安住,本然无修;其行为明心安住,如刀出鞘,立断无染。,,,在此六阶段的成长中,除了第六阶段,咨询师在其他每个阶段都需要来访者的帮助和治疗。,, ,,,何以咨询师会如此需要患者的帮助,而自己又完全蒙在鼓里呢?,,,这是因为咨询师自己从小到大就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自己的能耐和职责就是帮助他人,以为自己是不需要他人帮助的。,,,这种自恋幻想——我生来就是帮助他人——的产生当然不是无凭无据的。,,,它的前身是这样的念头:“成年人(爸爸、妈妈等)是需要我的帮助的,因为他们如此虚弱。”,,,这个念头形成于一个人的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并且会支配他一生的轨迹,让他终身成为一个助人者。,, ,,很多心理咨询师都会做个人体验,以了解自己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个人体验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从业动机的分析。,,,在我的个人体验中,来访者的材料总会在某个时刻打动我,让我说出这句话:“其实你一直是你们家的心理医生。”,,,
(匿名)
女,33岁,---如何寻找合适的咨询师---(给心理求助者的参考意见,今日更新) 我在网络心理平台待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些规律,我想针对专家们在论坛帖子里的回复作个小结。 1.模糊信号--你好-您好 2.话术--(常见于伪专家和心术不正的有证专家)我看到了你的帖子了,能聊聊吗?--你这是病,我能帮你,私聊我。。。。或其他类似用语。 3.套话--刚看完您所有的描述---需要什么帮助吗?--可以聊聊吗?--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有需要可以私聊我。 4.文案--20个字以上的有群发感觉的一段文字。 5.演说--主动共情,巧妙凸显自己。 6.尝试帮助,表达观点。 7.想要帮助,表达观点并提问和追问。 我觉得 1.模糊信号的释放类似于“你猜你猜你猜猜”,因为它代表专家不明确的立场和态度,它包含以下所有内容(234567条)。 2.使用话术者的动机性太强,是诱引。类似于pua操纵术。 3.使用套话者的动机是中立的。使用套话是因为它省力且规范。 4.使用文案者是求胜心态,想打一手好牌。 5.使用演说方式者是表现欲强的自恋者。动机中立。 6.尝试帮助是低调的务实者。 7.想要帮助是听到了爱的呼唤。 抛开心理行业伪善的骗子和败类,我认为心理咨询师有几种不同的类别。 1.以施予者自居的自大狂。 2.成功欲爆棚的自恋狂。 3.拯救欲爆棚的英雄和圣母。 4.稳重低调的务实者。 5.真诚谦和的布道者和求道者。 6.求实创新的开拓者。 7.温暖包容且智慧的爱的天使。 我认为以上类别中,常见1234,偶见5,难见67。 正是由于全社会对心理专家的极度需要和依赖,才把从业者抬高到了一个接近神的位置。我也相信每位从业者都心怀理想,想要完成使命。 但是,“神啊”,您为何没能带我们出苦海,还让我更加怀疑人生呢! 补充:我是心理学爱好者,代表大众发言。希望能用我们微弱的力量推动心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匿名)
女,32岁,我发现,有些倾听者,咨询师,没有把提出的问题看清楚,瞎回复,,越说越离谱,,我都无语回答了。。。。真的是浪费口舌,哎!!!!!
(匿名)
我对于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对于朋友所向我说的事情我的记忆里基本没有印象
(匿名)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2
/
0112
问
《解决问题时的几种心理状态》 我觉得人在面对别人问题时,有至少4个心理层次: (1).有办法、有耐心。(从容自信,热情大方——常见于付出型的能力超群者) (2).有办法、没耐心。(坚定自信,冷淡沉闷——常见于掌控型的能力突出者,如强弱配比的亲密关系或隶属关系) (3).没办法、有耐心。(淡定平和,讲道理——常见于付出型的能力一般者,如父母对孩子,咨询师对来访者) (4).没办法、没耐心。(心烦意乱,发脾气——常见于掌控型的能力低下者,如父母对孩子) 我觉得咨询师常见的状态是(3),因为他们熟知人的心理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凡事都能够说出个12345来,所以能够非常淡定的面对几乎所有案例。但其实并没有能够真正有效的帮助到案主的能力。所以只能从头到尾的倾听、分析、输出(讲道理),就像玩单机游戏一样。 ———————— 以上,大家是否有识破我的“阴谋”呢? 不用大家费脑,我自招吧。 我的本意是想提醒大家认识到一个问题——心理咨询师的局限性。(建议大家在咨询前不要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 他们之所以态度非常好,充满人性的温暖,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够帮到你而展现的自信式的热情,而是因为意识到很可能无法真正帮助到你而有的谦卑式的温暖。 事实上,正因为求助者感受不到来自对方内心深处的自信和力量,所以他们没有办法获得力量,所以只能在咨询结束后继续孤单奋战。 —————————— 我是一个狂热的心理学爱好者,所以难免以“狂”示人,还请大家见谅。 下面截图内容,是我想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我写得太好了,直观的描述了几乎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成因。但我觉得能把我写的内容真正看懂的人都不多,所以我也不奢望解答了。但欢迎探讨。 看完我的问题,请大家谦虚一点,不要说你能帮助我,这是我最反感的话。我敢说,能帮助我的人还没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来。 当然,你给我一万个亿,能从外部解决我的问题。这说的是外部解决,如果从内部解决的话,你不可能做到,所以还是谦虚点吧。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