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本人拒绝私聊
2021-05-25 21:08:14
抱抱TA
女,40岁,《从“放任自我”到“允许自我”》 我是九型人格地图上远腹近心的脑区人,我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心理,并被他们的心理活动干扰,导致心神不宁,容易见诸行动。 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只有努力的分析自己来寻找答案。 每当我感受到别人的需求时,我第一反应是想满足他们,但很快就会反应过来,我不能满足他们,因为我的能力不够,我只能有选择有计划的满足别人。 在精神层面,我希望我是一个完美的人。我真的想要满足所有人,因为这样能让我有价值感。 在世俗层面,我希望自己是一个适应力特别好的工具人。我想要满足所有人对我提出的不算过分的要求,这样我就能感觉到安全。因为如果不满足别人的需求,别人就有可能向外归因,抱怨、指责、批判和惩罚我,让我的心灵受到伤害。 在生物本能层面,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我想要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这样我就不用为我不喜欢的人际关系消耗精力了。 可能因为人性的懒惰贪婪,我想拥有一种能力,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所以我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自我理想——希望自己是一个全能的完美的人(哈哈,我能为所有人代言吗)。 然后我把这种理想当作标尺,在每一次与人交往互动中监测自己,然后不断的自我攻击,以提醒自己去注意问题的防范和自我的改善。 但问题总是不请自来,让我措手不及,难以防范。自我(人格)又是那么的固着,难以松动。所以我只能加倍的自我攻击,以催促自己改变。然后我
抑郁
了神经衰弱了。后来我确实改变了,提升了,但不是用自我攻击的方式,而是用放任自我的方式,满足了自我的部分需求,舒缓了我的内在张力,降低了人格的防御性。 我知道“放任自我”不能解决我所有的内在问题,反会带给我新的问题。我想要继续成长,需要新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切实际的自我理想带给我的问题,我明白了我需要用“允许自我”的方式让“自我”能够自然呈现,少些压抑。当“自我”有了更大的空间后,ta能拥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得到健康的成长。ta会变成ta应该有的样子,变成ta最美的样子。
7
6
311
王薇
你好
天使数字
监测自己,不是自我攻击啊,是监测自己发现了自我攻击,找到自我攻击的成因,通过投射等乱七八糟的方式把情绪释放出去,再遇到同样的事,监测和自我攻击自然消失了
本人拒绝私聊
天使数字。我写的是——监测自己,然后不断的自我攻击
本人拒绝私聊
是发现了自我攻击。我没写这么祥细
龙凤
你好
王 宇
你好
本人拒绝私聊
天使数字。我把你拉黑过,你所有的号自动拉黑,我发不了消息。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女,1岁,(旧文分享)在九型的指引下,我找到了您。在和您聊过后,我体验到了100分父母的感觉,我的大部分自我因此得到了满足,但还有小部分自我不满足,充满失落和沮丧。 我深入分析了下,我发现不满足的部分就是我真正的问题所在,那是一个关于“我是谁”的问题。 分析内容如下: 1.科学的源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所以心理问题最终要追溯到哲学。哲学是对现象的思考,对灵魂的追问,关于“我是谁”的哲学问题的答案要到神学里去找。 2.《九型人格的智慧》告诉我,人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的,从破碎自我到完整自我,再到个人性本体,最后到真我的路程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3.《阿玛斯钻石途径系列》告诉我,人格是什么样子,人格和本体共存是什么感觉,如何识别本体、彰显本体、成为本体。 4.我似乎明白了“自残”之人的困惑和痛苦。他们冥冥中好像知道自己是谁,又不确定自己是谁,他们特别想知道自己是谁,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我”。在与外界的不断碰撞下,他们知道了“我不是谁”,所以反抗别人对他们的定义,但又没有能力证明自己不是别人眼中那个“我”,所以挣扎困苦,愤怒绝望。所以想用自残的方式缓解让他们极其不安的情绪。 5.一个月前,我因为“”不得不面对父母”之事而悲伤而恼怒,我不想与父母和解,迫于现实,我想尝试和解,但每当想起面对与和解的情境,我就血往上涌,情绪激动难平。借着情绪,我努力的剖析自己,我发现我不愿和解的重要原因是害怕,害怕那样会背叛“自我”,置“自我”的利益安危于不顾,让“自我”惶恐不安。那种感觉是让“自我”感到陌生和恐惧的。 那个“自我”就是我人格的身份意识,是通过父母塑造的,我害怕失去身份感,我害怕如果和解了就没了身份,没了“自我”。我不敢想象没了“自我”,我该如何继续。 6.当我明白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我是谁”的问题上时,我就能跳出人格的框架,重新看待人事物了,虽然这不容易做到,但也已经在路上了。所以我现在的不满足和低落情绪,不是因为父母不够好,而是来自于认知升级后的自我需求的提升。 7.我明白——所有人都被人格阴影(阴影就是“我不是谁”)束缚和侵害。因为有阴影,所以需要光,只有光能淡化阴影。自我实现是为了抵抗阴影,自我超越是为了接纳阴影。因为有阴影在后面,所以只能向前,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是谁?我是光。只有活成了真正的光,才能彻底的甩掉阴影。
(匿名)
女,41岁,-好文分享-《自我的深入》 但接下里,我要说的是,更深的关于自我的内容。 是的,我想说的是逃离情绪这个习惯下的东西。逃离情绪就是逃离自己。因为自我意味着分离,分离意味着孤独。因为害怕孤独。 因为害怕孤独,所以要逃避自由,要时刻寻求庇护。我们不停向外搜寻强大的客体,靠近他,当然也希望自己强大,但因为都在逃离,所以人人不安、自危,在寻求庇护与失落中强迫性重复,无穷无尽。 自我意味着对边界的建立,对过去的舍弃,对文化的批判和对权威的“攻击”。 权威就是父母,就是领导,也是超我。所以,如果自我尚未独立,攻击权威意味着风险,就是攻击自己,为了回避痛苦,自我愿意迷失。 迷失之下是混沌,是盲从,是虚假的安全。服从下个体以为是安全的,却不由自己掌控,或部分掌控。没有自我就会被环境推动,被文化催眠,被他人利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渴望出人头地少有放松,努力拼搏却不快乐,因为这是“他我”的要求,我们拼命挣钱又拼命消费,热衷比较少有满意,这是商业文明的暗示?什么才是好的,为什么这么努力却依然不安?因为对文化少有质疑。 人们经常为了虚假的安全逃离自我,又不能完全没有自我。想要存在意义,满足自恋,为了身份认同,往往可以“遗忘自我、忍受别离、牺牲个人自由、舍弃一己念想,甘冒风险,完成服从行为,目的是为了唤起身份认同感。”
(匿名)
女,50岁,《心理问题最终要追溯到“我是谁”的哲学问题》 1.科学的源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所以心理问题最终要追溯到哲学。哲学是对现象的思考,对灵魂的追问,关于“我是谁”的哲学问题的答案要到神学里去找。 2.《九型人格的智慧》告诉我,人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的,从破碎自我到完整自我,再到个人性本体,最后到真我的路程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3.《阿玛斯钻石途径系列》告诉我,人格是什么样子,人格和本体共存是什么感觉,如何识别本体、彰显本体、成为本体。 4.结合给力心理平台蜂涌般的“自杀和自残”帖,我似乎明白了他们的困惑和痛苦。他们是九型人格四号,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他们冥冥中好像知道自己是谁,但又不确定自己是谁,他们特别想知道自己是谁,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我”。 在与外界的不断碰撞下,他们知道了“我不是谁”,所以不服,所以反抗,反抗别人对他们的定义,但又没有能力证明自己不是别人眼中那个“我”,所以挣扎困苦,愤怒绝望。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口,所以想用自残(或自杀)的方式缓解(或终结)让他们极其不安的情绪。 所以对他们的描述是:我不知道我是谁,但我知道我不是谁。他们可能从婴儿起就知道自己不是谁,不想做被别人定义的那个“谁”,他们一直在寻找在反抗,所以容易在青春期爆发。 5.一个月前,我因为“不得不面对父母”之事而悲伤而恼怒,我不想与父母和解,迫于现实,我想尝试和解,但每当想起面对与和解的情境,我就血往上涌,情绪激动难平。 借着情绪,我努力的剖析自己,我发现我不愿和解的重要原因是害怕,害怕那样会背叛“自我”,置“自我”的利益安危于不顾,让“自我”惶恐不安。那种感觉是让“自我”感到陌生和恐惧的,感觉就要从世界边缘掉下去一样。 那个“自我”就是我人格的身份意识,是通过父母塑造的,我害怕失去身份感,我害怕如果和解了就没了身份,没了“自我”。我不敢想象没了“自我”,我该如何继续。 6.当我明白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我是谁”的问题上时,我就能跳出人格的框架,重新看待人事物了。这虽然很不容易,但也已经在路上了。
(匿名)
女,之前我处于“放任自我”的状态,让情绪带着我走,做了一些不理智的(有觉察的)事,想看看情绪会带我去哪里,能带我找到什么? 我确实是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只有情绪才能让我认识的理解的那个自己。但我不希望总是被未满足的需求(情绪)绊住,我想要往前走。 因此我决定开始警惕潜意识的自发性。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主动给予和付出(约等于情感套路),过分要求和过度索取(破坏边界),惩治和报复(侵犯侵害他人)
(匿名)
女,1岁,世俗犹如龙卷风,我们要多坚毅才能抵挡住它的全包围式侵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但我们却不能为自己做主,因为我们的主张会影响到相关人的利益和不相关人的情感体验,然后我们被别人强制“审判”和“教育”,然后我们要么妥协要么反抗,反抗当然有直接的代价,妥协也是有隐藏的代价的,不是甘心情愿,谁也别想轻松。 结婚后,我感受到了来自熟人社会的重重压力,而且是持续的。又因为被催生二胎,压力持续加大,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缓解焦虑和痛苦,我学吉他唱摇滚,坚持素食,还坚持中性和男性的着装,以此加强人格防御, 但逃避方式无法解决我的问题,虽然我用这些逃避行为避免了很多心理上的冲突,但冲突并不是没有发生,只是我没有觉察到。后来我持续噩梦(那时都害怕睡觉,不敢闭眼睛了),并有了感知上的扭曲。 我看自己身体上隐约可见的血管和骨头,感到阴森恐怖,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敢照镜子,晚上不敢看窗户玻璃,会有恐怖的幻象,我看玻璃中自己的眼神是诡异的,自己要被自己吓死的感觉。 这种恐惧活着的感觉,持续了半年不到的样子,我意识到了严重性,开始自救了。我在网络上不断的求助,从哲学里找答案,都没有见到真正的效果。但后来还是慢慢好起来了,可能哲学有帮助到我。也可能是触底反弹。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通常优点即缺点,我最大的缺点就是自我意识太强了,让我深受其苦。 优点也是自我意识强,这让我不至于忍辱受屈,无原则退让,不容易被骗,也绝不会遇渣男(但渣男却从不缺女人,总有人愿意和渣男组家庭,并执迷不悔,奉献一生,此乃人性奇观啊)。 我的内心从来都是反叛的,我的余生都是“青春期”,回忆过往,酸甜苦辣,忍不住又bb了一下,让大家见笑了!
(匿名)
女,1岁,《对话》—(倾听者)ABC理论说得很清楚,合理的信念,看法和解释才会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看清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反应。每个人的认知又有差异,所以对待同一件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相差甚多。 (我)知易行难哦,如果不难,都可以人人皆圣贤了[微笑] (倾听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都在修炼吖 (我)是的。自我成长是人生中最值得的事情,比挣一万个亿都值得。当然,我是因为挣不到才这么说的。 钱确实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工具,甚至堪称法宝。钱能解决人生中可能会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 如果内在成长了,有了自我支撑力,就能解决那些用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倾听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仓廪实而知礼节。内在要成长不容易,因为要面对真实的自己,人类社会条条框框太多,繁文缛节。 (我)嗯,说到点上了。但是,看环境也看人的追求吧。我就是过来人,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承受了心理上身体上的痛苦,总算挺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回望和展望时,感到无比知足。 我是按《九型人格的智慧》书中讲的《真实自我的发掘和恢复》来作参考,作方向的。没有方向,我也可能坚持不住。 有了方向,就有了取舍,人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智慧,不就是学习如何取舍吗? (倾听者)的确如此,能找准方向,那努力不白费。 见多识广,精神上拥有的多了,就能化繁就简。一生坦途百岁无忧,哪能体会的了风雨后的阳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万物都有两面性,能忍受多大的痛苦,就能得到多大幸福,不是说快乐增加了多少,而是这份快乐对于经历痛苦后的我们弥足珍贵。 (我)是的,精神上拥有的多了,就能化繁为简。我好像有点这迹象了,感觉经历五年自我探索,两年多抑郁,和生活压力,和情感挫折的打磨,我看到并能承认生活的真相,关系的真相,人格的真相了。就少了点自我固着,多了心灵自由。 (倾听者)最近我老婆问我,怎么样才能做到面对任何人都能坦然无惧。我说这绝非人类所能达到的,鲁迅说过,真正的勇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悲痛者和幸福者。 (我)我觉得坦然无惧需要最大程度的减少与人的能量纠缠。 最近我在思考并同步实践的问题就类似这个问题。 我觉得能量纠缠来自于——总觉得自己应该对别人负责任,或总觉得别人应该对自己负责任。 最少的期待别人,干涉别人,更坚定的做自己,减少别人的干涉,以守住自己的能量,稳定自己的能量场。
(匿名)
女,《自我的习惯》 人未被满足的需求会生成一个自我,由这个自我去寻找可以满足的机会,或寻找替代满足。 但是需求永远无法真正被满足,因为缺失的部分,需要长时间的无条件的爱来满足,在这个人人缺爱的社会里,你根本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人来满足你。 因为需求不被满足,所以自我的使命还在,所以自我要为使命而使自己存在,所以一边努力保护自己,一边寻找与使命有关的机会。 所以慢慢的自我形成了一个习惯。我觉得习惯有四个层次: 原地不动,顺坡而下,轨道滑行,路径依赖。 这四个层次代表自我的意识程度。自我意识越强,越不可控。前两个层次代表自我是可控的,后两个层次代表自我是难以控制的。不管可控与否,它都是连续性的自我,都有被强化的可能。 想要不被强化,甚至弱化掉自我意识,需要切断自我的连续性,如果能够用自控的方式切断自我连续性,就能有效的缓解自我的压力,用他控的方式切断自我连续性,就能降低自我的破坏性(于已于人)。 一定要注意,是切断,不是阻断。切断是情境转换,阻断是强行阻止。
(匿名)
女,50岁,《用反抗的方式找回自我,治愈心理疾病》 抑郁症让我更清楚的懂得了自我的需求,并帮助我坚定了反抗的信念。为修复破碎的自我争取了时间。 抑郁(中轻度)两年中,我首先从通讯录拉黑了同学(不是攻击反抗,只是降低能量消耗),然后分批次得罪了更多的亲戚熟人,现在已经从通讯录拉黑了母亲(父亲从不联系)。 做完这几件事后,我是少有的轻松。虽然还没恢复到最好的状态,但已经很有希望了。 很容易被环境左右,很难坚定内心的选择,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和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 我是因为神经衰弱和轻度抑郁,才敢于情绪失控,敢于“伤害”别人,然后变得敢于做自己了。现在想想,生病真的是一种生命智慧,它在用症状保护自己,给自己争取缓冲的时间,让受损的心灵得以慢慢修复。 人是社会性的,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但如果不这么做,不完善的自我将无法抵御来自环境的压力,将被浸泡在焦虑自责和恐惧当中,必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做了,就给自己修了个缓坡,让我可以慢慢爬上去。 我想问:想要找回自我,真的只能反抗和向外攻击吗? 反正我是用这种反抗的方式让自我慢慢变坚定和强大的。 关于父母的爱,有句歌词描述得非常好: 你给我的那块糖(爱)啊,它从来就不是甜的。 ------这也是我内心最响亮的反抗声音! ------致所有不自觉迎合别人,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朋友们。
(匿名)
男,28岁,我有时候吧!真恨不得自己马上去自杀好!为什么三番二次一遇到困就会想到父母! 我又想到,我他妈的真傻!自己在这亲叔干苦力,干了八年拿五百!前年七月老爸协商才给一千! 正因为这样!以前没有那么多很负面悲观的情绪消极!全部自从在亲叔上班之后整个身体不管心还是体力还是脑力!我他妈的就好像自己身体裂开了一样! 为什要父母给钱给你么要父母的钱!自己现在三十了!还要父母给钱给你!你是不是她妈的啃老!不孝啊!!!! 是不是一直摆脱不了这亲叔上班!除了亲叔上班之外都不行!没试过就因为以前那些自己做过!亲叔辞了四次出来找工作失败!闯祸贷款被人劝退没工资白干!所以现在有阴影! 一旦辞职就想到以后……各种原因!比如在这亲叔上班干苦力! 因为在亲叔耗了九年半时间!从中专毕业2011年九月被父母送到这开始 给亲叔干了八年苦力!他给我五百每月!前年七月老爸协商才给一千,干到现在! 自己觉得不值!每天醒来就是,脑子不停的在回想!九年半来!亲叔婶谈哥所做很过分每一件事和话!一遍又一遍的回想! 感到很愤怒!激愤!压抑!抱怨!不舒服不开心痛苦越来越大!想到自杀! 以前觉得痛苦哭出来就行了!现在我哭都哭不出来了!!! 我他妈的就不能自己想办法吗!为什么总是活着很负面悲观的情绪里面,越来越消极!!!! 又比方说!虽上个月开始想辞职!但因欠花呗原因!没钱一直干到现在! 现在真心想辞职亲叔这份工作!因为我自己觉得!可以找个仓库管理员!保安!传单日结的!超市跟车送货员做做! 等存到钱,在想想到底学什么技术!如果还在亲叔上班!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因为情绪消极活过今年! 但在现在还没有行动之前!特别特别顾虑!有阴影!①辞职后我知道,我要按仓库管理员保安传单日结!超市跟车送货员!这些工作暂时做! 但有顾虑,顾虑就是我万一辞了,按照这几个找找不到怎么办!或者其他陌生的,没有试过的工作去做!我能做好吗!该不会像过去一样被人辞退没工资白干吧 ②辞职亲叔!顾虑到现在欠花呗一百多!是因为今天手机宽带停机了花呗交的!若下月辞职亲叔一千工资剩几百,我能找到工作吗?若找不到!我看病拿药的钱!我宽带手机费水电费怎么办! 想到这里我就有点恐怖!其实我今天欠了花呗一百多可以完全!通过找发传单日结八十的工作两天还清的!就是因为担心辞职亲叔做任何都失败!自己做不好!非要小赚赚钱几天还二十!
女,2岁,突然感觉这里做心理咨询还是很便宜的,现实医院七八百一小时。
(匿名)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1
/
0525
问
女,40岁,《从“放任自我”到“允许自我”》 我是九型人格地图上远腹近心的脑区人,我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心理,并被他们的心理活动干扰,导致心神不宁,容易见诸行动。 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只有努力的分析自己来寻找答案。 每当我感受到别人的需求时,我第一反应是想满足他们,但很快就会反应过来,我不能满足他们,因为我的能力不够,我只能有选择有计划的满足别人。 在精神层面,我希望我是一个完美的人。我真的想要满足所有人,因为这样能让我有价值感。 在世俗层面,我希望自己是一个适应力特别好的工具人。我想要满足所有人对我提出的不算过分的要求,这样我就能感觉到安全。因为如果不满足别人的需求,别人就有可能向外归因,抱怨、指责、批判和惩罚我,让我的心灵受到伤害。 在生物本能层面,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我想要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这样我就不用为我不喜欢的人际关系消耗精力了。 可能因为人性的懒惰贪婪,我想拥有一种能力,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所以我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自我理想——希望自己是一个全能的完美的人(哈哈,我能为所有人代言吗)。 然后我把这种理想当作标尺,在每一次与人交往互动中监测自己,然后不断的自我攻击,以提醒自己去注意问题的防范和自我的改善。 但问题总是不请自来,让我措手不及,难以防范。自我(人格)又是那么的固着,难以松动。所以我只能加倍的自我攻击,以催促自己改变。然后我抑郁了神经衰弱了。后来我确实改变了,提升了,但不是用自我攻击的方式,而是用放任自我的方式,满足了自我的部分需求,舒缓了我的内在张力,降低了人格的防御性。 我知道“放任自我”不能解决我所有的内在问题,反会带给我新的问题。我想要继续成长,需要新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切实际的自我理想带给我的问题,我明白了我需要用“允许自我”的方式让“自我”能够自然呈现,少些压抑。当“自我”有了更大的空间后,ta能拥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得到健康的成长。ta会变成ta应该有的样子,变成ta最美的样子。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