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2-12-07 19:26:55
抱抱TA
自我修复的人心会变得温暖。记忆,主动记忆,是一种努力,是调动,是激活那种感觉。有的只有感觉,一直强迫,那种我以语言说出来实在吃力,以自我感觉为主。有的只有认知,没有感觉,难以沉入去体验,以人际关系的感觉为主。如果深一点,首先是死亡恐惧,来自于真实的
创伤
,就是夸大真实世界的危险。然后是偏执,把他人想成绝对的坏。再有就是把他人攻击性想法与行为不能分开;自我被侵入带来的愤怒。因为自己会攻击,所以母亲会丧失,这里就是想象中的,想象的攻击带来的后果,当然有真实的丧失经历。所有一切不被自己体验的自我感觉会具体化,不被爱和鼓励会具体化自己有病了,不被保护的恐惧具体化对他人的仰视,影单影只的感觉被具体化为异类感。这涉及到父母这种客体带来的所有感觉,久久不被满足,没能力,有能力没兴趣,满足与不满足变化过快,丧失,不能达到。
14
18
313
陈劲松
你好
天心分析
天心分析送了一个拥抱
天心分析
说的很对
赵艳
赵艳送了一个拥抱
云梦
云梦送了一个拥抱
许倩倩
个人成长心得,点赞
赵艳
在人际关系中深一点体验到死亡恐惧可能是和关系的分离有关,对于婴儿分离即是死亡。而夸大真实世界的危险本就是婴儿的本能。把世界和他人体验到绝对坏的,这是在客体关系中偏执分裂位的表现,正好你上面也在描述偏执。可能你有接受过心理咨询。想法和行为分不开这是幻想和现实没有分开。不能具体化是一种自我保护,模糊混乱的感受可能感觉安全一些,丧失需要哀悼。你这段信息量非常大,里面可以讨论的还很多
婵娟倾听
能自我提升和成长都是好的!
晨阳❤️情感
晨阳❤️情感送了一个拥抱
匿名
@赵艳
王老师
你好
王老师
王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倾听心灵
倾听心灵送了一个拥抱
王老师(心理咨询师)
王老师(心理咨询师)送了一个拥抱
王老师(心理咨询师)
加油
赵艳
赵艳
我这边发不出去,你愿意的话可以这样来看啦
二哥帮你
厉害
晨恒·心理师
晨恒·心理师送了一个拥抱
雷老师
雷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叶向婉❤
叶向婉❤送了一个拥抱
叶向婉❤
你好
赵晓宁
赵晓宁送了一个拥抱
秋语
秋语送了一个拥抱
王宇
你好
彪哥情感驿站
彪哥情感驿站送了一个拥抱
善行
善行送了一个拥抱
董懂
董懂送了一个拥抱
子欣老师
子欣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德众心理
德众心理送了一个拥抱
青鱼情感
青鱼情感送了一个拥抱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关于悲伤。悲伤不出来也没关系吧,因为对过去有眷恋,人对过去眷恋之深,和过去告别也是个缓慢的过程。对好母亲的需要,把不好的分裂为绝对的坏,也是对好母亲的一种期望。关于丧失,丧失的恐惧也会过度认同父母。关于分离,分离也会过度依恋。关于希冀客体的爱,也会委屈自己。关于道德,对自己的过度期望,道德的指责等。一口气说完,其实是自恋,自恋需要表达,而需要没有防御的淡淡的知晓的回应,是一个耐操的,优雅的处理自身自体破碎焦虑的带来的感觉。回去的需要一直强迫性重复,而未满足的关系也一直维系,两者之间的冲突,左不是又不是。我们渴望一口气改变,其实缓慢才好。过去难以丧失。我们不再防御那些焦虑,过去未满足的渴望希望在新的体验中感受满足,学会快乐而已。如果我们没有强迫性重复的驱力,那么我们就不必要找咨询师了,动力驱动着人做任何事。我们和过去告别,因为新的是未知的,我们在新的中学习,新的是什么都是个未知数。未知,不熟悉,不一样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向导的标志。
(匿名)
女,41岁,-好文分享-《自我的深入》 但接下里,我要说的是,更深的关于自我的内容。 是的,我想说的是逃离情绪这个习惯下的东西。逃离情绪就是逃离自己。因为自我意味着分离,分离意味着孤独。因为害怕孤独。 因为害怕孤独,所以要逃避自由,要时刻寻求庇护。我们不停向外搜寻强大的客体,靠近他,当然也希望自己强大,但因为都在逃离,所以人人不安、自危,在寻求庇护与失落中强迫性重复,无穷无尽。 自我意味着对边界的建立,对过去的舍弃,对文化的批判和对权威的“攻击”。 权威就是父母,就是领导,也是超我。所以,如果自我尚未独立,攻击权威意味着风险,就是攻击自己,为了回避痛苦,自我愿意迷失。 迷失之下是混沌,是盲从,是虚假的安全。服从下个体以为是安全的,却不由自己掌控,或部分掌控。没有自我就会被环境推动,被文化催眠,被他人利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渴望出人头地少有放松,努力拼搏却不快乐,因为这是“他我”的要求,我们拼命挣钱又拼命消费,热衷比较少有满意,这是商业文明的暗示?什么才是好的,为什么这么努力却依然不安?因为对文化少有质疑。 人们经常为了虚假的安全逃离自我,又不能完全没有自我。想要存在意义,满足自恋,为了身份认同,往往可以“遗忘自我、忍受别离、牺牲个人自由、舍弃一己念想,甘冒风险,完成服从行为,目的是为了唤起身份认同感。”
(匿名)
聊些最深的东西。我一直以为是要得到满足,其实是需要解除自己的防御。一种莫名的焦虑,是自体未被看到的焦虑,未被看到就是不存在,自体丧失的焦虑。这种焦虑带来全能控制,不仅要时刻警戒内心的自体丧失,还会控制外在,需要别人维系你的自体存在感。这种焦虑是如何稳定的持续,得不到安抚的,是自己对自己需要被看见的否认,然后投射成别人看不到我,在这种防御下自体永远处于不被看见的境况。
(匿名)
没有责任心。记得仇。没有感情。对家人很有心机。很自私。心狠手辣。感情伤过一次就对全部人没有爱。喜新厌旧。就觉得没有人理解我。觉得自己很伟大。很爱幻想不爱活在现实
(匿名)
女 感觉不真实,失去自我,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心情不好就想自残,一个人会胡思乱想,会莫名其妙哭,不想和家人交流……很烦,别和我说你好……我不好……谢谢
(匿名)
自体破碎的自己一点感想。没有被善待的一种急性创伤事件,压抑了链接需要,否认自体感受,链接的断开,坏的客体事实。处于一种道德感中,是别人伤害了我而不是我伤害了别人。丧失控制感。时刻控制自己。压抑自体中分离的部分,带来的自由骄傲和内疚感。让对方内疚,好得到补偿。让自己处于受苦的状态,活在过去中。需要一个客体来满足那种急性的猛烈的需要,稳定的存在,被善待的需要。
(匿名)
换个视角。被虐待的经历确实很痛苦,那种孤注一掷的依赖他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不信任他人也是为了避免自己再次受到伤害。难过伤心是自己不被爱真实发生的情感。承担太多的责任,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的感受,感到生命没有活力。想拒绝又说不出口。害怕陷入孤单的境地。拒绝他人产生强烈的内疚感。好像自己没有权利为自己活。背后也是因为照顾了他人得到了些许的爱意。如此卑微又如此不懈的生命力。
(匿名)
女,50岁,《用反抗的方式找回自我,治愈心理疾病》 抑郁症让我更清楚的懂得了自我的需求,并帮助我坚定了反抗的信念。为修复破碎的自我争取了时间。 抑郁(中轻度)两年中,我首先从通讯录拉黑了同学(不是攻击反抗,只是降低能量消耗),然后分批次得罪了更多的亲戚熟人,现在已经从通讯录拉黑了母亲(父亲从不联系)。 做完这几件事后,我是少有的轻松。虽然还没恢复到最好的状态,但已经很有希望了。 很容易被环境左右,很难坚定内心的选择,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和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 我是因为神经衰弱和轻度抑郁,才敢于情绪失控,敢于“伤害”别人,然后变得敢于做自己了。现在想想,生病真的是一种生命智慧,它在用症状保护自己,给自己争取缓冲的时间,让受损的心灵得以慢慢修复。 人是社会性的,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但如果不这么做,不完善的自我将无法抵御来自环境的压力,将被浸泡在焦虑自责和恐惧当中,必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做了,就给自己修了个缓坡,让我可以慢慢爬上去。 我想问:想要找回自我,真的只能反抗和向外攻击吗? 反正我是用这种反抗的方式让自我慢慢变坚定和强大的。 关于父母的爱,有句歌词描述得非常好: 你给我的那块糖(爱)啊,它从来就不是甜的。 ------这也是我内心最响亮的反抗声音! ------致所有不自觉迎合别人,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朋友们。
(匿名)
女,30岁,在群体中总是感到很紧张怎么办。。。。。。。。。。。。。。。。不知道说什么,沟通差,不良的沟通,导致受到的伤害巨大,然后变得越来越不爱表达了
(匿名)
女,17岁,本来也可以像以前一样,不看,就不会想要了,但是喜欢怎么能藏住呢?常常看着,却无法拥有,以至于成了小小的执念。越是感受到这种情绪越是想藏起来就越烦躁。一面教唆我去买,一面又鼓励我把钱攒下去。从不觉得希望有什么,每次希望都带来失望,不去希望就没有失望,但又总是忍不住去希望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2
/
1207
问
自我修复的人心会变得温暖。记忆,主动记忆,是一种努力,是调动,是激活那种感觉。有的只有感觉,一直强迫,那种我以语言说出来实在吃力,以自我感觉为主。有的只有认知,没有感觉,难以沉入去体验,以人际关系的感觉为主。如果深一点,首先是死亡恐惧,来自于真实的创伤,就是夸大真实世界的危险。然后是偏执,把他人想成绝对的坏。再有就是把他人攻击性想法与行为不能分开;自我被侵入带来的愤怒。因为自己会攻击,所以母亲会丧失,这里就是想象中的,想象的攻击带来的后果,当然有真实的丧失经历。所有一切不被自己体验的自我感觉会具体化,不被爱和鼓励会具体化自己有病了,不被保护的恐惧具体化对他人的仰视,影单影只的感觉被具体化为异类感。这涉及到父母这种客体带来的所有感觉,久久不被满足,没能力,有能力没兴趣,满足与不满足变化过快,丧失,不能达到。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