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话题・东莞参考・南方社区・南方网

  南方网讯昨天(3月28日)中午放学时分,记者在大朗镇升平路看到,放学的学生大都不敢随便在该路上停留,也不敢随便进路边的小店。

  据了解,上述情形的出现,是由于大朗某中学不准学生在升平路上逗留,并用摄像机拍摄逗留学生的不良行为。据该校主要领导介绍,此举是为避免学生受不良行为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很明显。但也有人对此做法存在疑议,认为它并不能解决问题。

学生:学校管得太宽了

  昨天中午放学时分,记者来到大朗镇升平路,看到这条路是很多学生回家的必经之路。经过半小时的观察,记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逗留,而是骑着自行车径直往家里赶,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到路边的小店吃午饭。

  一名在该校上初一的学生告诉记者,现在都不敢在那里停留,也不敢买东西,怕被老师用摄像机拍下来,“感觉不是很方便。”另一名学生则明白无误地说:“学校管得太宽了”。

家长:学校是对学生负责

  而一名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则称,学校这种做法很好,因为以前很多学生聚集在那条路抽烟打架,学校这么做,是为学生安全着想,是对学生负责。

学校:主要为减少不良接触

  据该中学的叶副校长介绍,大朗镇升平路一带有很多小店,那一带情况比较复杂,镇内其他几所学校的很多学生放学后就跑到那里抽烟甚至打架,成了学校的一块心病;为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学校要求学生放学后不要在升平路逗留,并于上周开始派出几名老师,不定期地开车去升平路和其他几条比较乱的道路观察学生的行为,如发现有逗留在路边小店并有抽烟、打架等不良行为的学生,便用摄像机拍下他们的行为,被拍下不良行为的学生将被扣考评分,并交给班主任进行说服教育。据叶副校长介绍,经过几天的整治,情况有明显好转,现在很少学生在那里逗留了。

  据该校黄副校长介绍,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学生与社会一些不良青年接触的机会。学校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自称学生家长的人投诉学校,说学校的管理有问题。

  学校这种管理方法合不合适?学校有无权力监管学生的校外行为?学生的校外行为该由谁来监管?本报将于近日针对学生管理这一话题进行讨论,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东莞论坛相关专题帖子讨论>>>

  热线电话:(0769)2883366,2429202传真:(0769)2429203邮箱:dgyeban@126.com

---------新闻链接---------

老师摄学生校外行为该不该

市民褒贬参半,有人认为学校的做法犹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南方网讯本报昨天(3月29日)报道了《开车摄录学生校外不良行为》,社会各界人士对大朗镇这所学校的新鲜做法充满兴趣,纷纷就此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有读者指出,学校这种做法实属无奈之举,毕竟学校管理学生的能力很有限,但也有读者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却有可能使学生变本加厉走向极端,还有读者明确表示学校没有权力管学生的校外活动。有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领导表示,对于学生的校外行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家长、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

话题1摄录学生行为是否侵权?

应该把握一个尺度

  东莞南城区某厂经理助理欧阳先生:首先我觉得学校这种做法就是在跟踪学生,还用摄像机拍学生的行动,我认为已经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和肖像权,毕竟学生也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放学后的行为应该不是学校管辖的范畴。当然,学校管理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但我认为应该把握一个尺度。

肖像未公之于众不侵犯肖像权

  广东中亚律师事务所魏律师:我认为谈不上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因为在校外的活动也不属于个人隐私,拍摄只用作取证用途;而对于肖像权,只要没有用于商业用途,又没有在大范围内公开,就没有侵犯学生的肖像权。

  广东常正律师事务所袁律师:肖像没有用于商业用途,也没有侵犯到个人的名誉,就不会侵犯其肖像权。我觉得里面不涉及学生的隐私问题,所以也不会侵犯其隐私权。

话题2学校这种做法合不合适?

虽然无奈,但这是为学生负责

  东华初级中学曾老师:我感觉这是学校的无奈之举,但应该可以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我个人认为,鉴于社会对未成年人的诱惑很大,而学生放学离校后的管理在时间上可以说是个真空,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还可以实行封闭式管理。

  常平振兴中学德育处副主任黄柱:对于放学后学生的校外行为,学校真的是无能为力,不过假如是在学校附近的话,还是可以安排老师不定期地进行巡视,必要时也可以用上拍摄的方法。不过还是很有必要联合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比如公安、工商等部门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大朗镇大井头叶先生(大朗某中学初二级学生家长):我很认同学校这种做法,毕竟是为了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知道很多学校附近都是比较复杂的,非常容易产生问题,假如学校能做好监管工作,相信会使这一状况得到改观。

  南方网网友人在江湖:学校干得好,现在的学生仅靠自觉是不行的了,学校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我们姑且不论这种方式是否合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校是为了学生好!

学校不应该管学生在外面的事

  东坑镇某部门工作人员马小姐:我不赞同学校这种做法。首先学生上街买东西并不犯法,也没有违反校规;其次,并不是每一个在那逗留的学生都会抽烟打架。我觉得既然不让学生在学校附近逗留吃零食抽烟,那学生同样可以到其他地方做这些事。所以我觉得学校的做法就像隔着靴子搔痒,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横沥镇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张小姐:我觉得学生都放学了,在学校外面教师管人家那么多干嘛?应在向家长反映后,由学校与家长双方来解决才对,他们这样做可能会让学生觉得反感,甚至可能会变本加厉。再说,学生跑远一点的地方去抽烟打架,老师会知道吗?

  南方网网友:时间久了就没有效果了,治标不治本。校领导、老师有时间就该研究研究怎么提高教学质量!谁规定学生放了学非得立刻往家里赶?不准进小卖部?就算某些学生被拍到在校外玩耍什么的,又怎样?按什么规章制度来罚?

  大朗镇升平路某店老板:学校这种做法好像有点过头了,何必管得那么宽呢?先不说影响我们的生意,时时都在老师的监视下,学生也不舒服啊!

话题3学生的校外行为到底该怎么管理?

明确学校和家长的责任

  读者林先生: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理了,比如说学校千叮万嘱不要开摩托车,可学生会听吗?一到周末或放假不照样开着摩托车四处乱窜?出了事谁来负责呢?开明的家长就会承认自己对孩子太放纵,粗野点的可能就找学校算账。我觉得有必要让学校和家长签一个协议,以明确学生校内外行为的责任。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东华初级中学曾老师:我认为教育不是学校单方的事,而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的责任。试问,如果商家不卖烟酒给学生,那他们也就不会在附近抽烟了;如果家长少给点零花钱,好好管教孩子,那学生也就不会经常跑去吃东西了,更不敢抽烟喝酒。

  另外,假如执法部门加大对学校附近小店的检查力度,限制他们针对学生的售卖活动,尤其是售卖烟酒给学生的不法行为,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沟通,大家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

联合执法部门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市教育局:学校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正确的。摄录只是方便老师辨认,而不公之于众,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很多学校附近的小店都不考虑后果,只要有生意就做。我们认为应联合执法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作为管理学生的补充措施。

  此外,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家长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负责任,而学生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也要自主,不应该时时由学校老师进行管理。

之前也做过很多工作,但效果不明显

  记者(以下简称“记”):当初怎么想到用这种办法来管理学生的?

  付校长(以下简称“付”):主要考虑到那个路段的情况太复杂了,很多学生聚在那里抽烟、谈恋爱、打架,滋生了很多问题。之前学校也做过很多工作,但效果不明显。

  记:以前的校外环境对学生主要有哪些不良影响呢?

  付:一些小店不顾一切卖香烟给学生,有些店为了招揽生意,还帮学生保管摩托车,本来学生是不准骑摩托车的,但一些店主的这种做法显然给他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此外,一些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放学后把车停在小店前,自己进去吃东西或抽烟,结果车被人偷了,回去又不敢和家长说在校外丢了车子,而是说在学校被偷的,这又助长了学生说谎的风气。

  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项工作的效果如何?

  付:现在很少发现我们学校的学生逗留在那里了,不过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在那里逗留)。总的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执法部门有时也无能为力

  记:学生一般有哪些校外不良行为?管理难度大吗?

  付:包括很多,比如骑摩托车、抽烟、去黑网吧上网、到酒吧喝酒等等。不管哪种行为,单靠学校管理是很困难的。比如说,学生是不能骑摩托车的,但有些家长在送孩子到学校时,竟然让孩子做司机,都不知道是谁送谁。而对这种问题,交警部门有时也显得无能为力。

  对于上网问题,学校只能采取不定期巡查的方法,到网吧去检查。可现在有的网吧有了自己的应付机制,在门口安装摄像头,还配备了对讲机,只要没穿校服的就不让进门,给巡查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我认为假如家长和相关部门能参与到学生管理的工作上来,会使很多问题得到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多个部门联合起来一起解决。

取得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很多问题就好办了

  记:关于学生校外行为问题,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付:现在教育界流行“7-20”说法,意思是一个星期的7天时间里,学生在学校学习5天,假如出去玩2天,教育的成效就可能没了。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不过也说明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很大,学生很容易从社会上沾染上不良风气。所以说学生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而应与家庭、社会一起来做。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和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很多学生的问题就好办了。

  本报统筹:本报记者雷石鹏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华鸿敏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方光明

(编辑:刘建维)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纠正“肥胖”心理的根由

不久前,国外科学家发现,食欲不仅受情感意志的影响,而且受特殊的生化过程的影响。肥胖者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食欲心理,只有纠正这种略呈病态的心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肥胖者对饿与饱的病态的感觉方式,从而改变其饮食习惯,达到减肥目的。以下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肥胖者的几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