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成就斐然的同龄人:嫉妒还是效仿?

The achieving peers
Source: Pexels/Jill Wellington

当别人的表现超过我们时,我们应该感到威胁还是受到激励? 我们应该害怕还是尊重那些比我们更有能力、更有技巧或更成功的人? 我们应该憎恨还是效仿他们的成就? 无论是个人管理日常事务,还是机构和政府与竞争对手打交道,不同的选择都可能导致建设性或破坏性的反应和行动。

幼儿园小朋友的故事

几年前,美国布朗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教育心理学家金-李(Jin Li)和我做了一项研究,观察中美两国幼儿园的孩子是如何讲述有成就的同龄人(即比别人表现更好的同龄人)的故事的。 我们要求孩子们完成这样的故事梗概:

有一天,在美术课上,老师表扬了这个孩子,因为他的画是全班最好的。 告诉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然后,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讲述故事。 在相同的年龄和年级,美国和中国儿童讲述的故事同样详尽连贯。 然而,他们的故事内容却有明显的不同。

中国儿童故事的一个主导主题是对取得成就的同伴的尊敬和向其学习的愿望。 例如,”孩子们都为他欢呼”,”老师说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另一方面,许多中国孩子表示担心成绩优异者会变得傲慢或自负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例如,她太骄傲了,开始画坏画”。

相比之下,美国儿童故事中的一个主要主题是对取得成就的同伴的负面反应。 例如,”其他孩子嫉妒她”、”他们做了可怕的东西放在他的书桌里”、”他们对她说’我们不想和你玩了'”。 此外,美国儿童还经常因为其他人的消极反应而描述成绩优异者的消极情绪。 例如,”他们不喜欢她,她很伤心”,”他晚上睡不着,起来给每个男孩画了一幅画,这样第二天他们又喜欢他了”。

中美幼儿园儿童讲述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儿童的个人感知或经历。 它们还反映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看动画片、阅读书籍、与父母聊天和学校学习所接触到的不同文化叙事。

关于有成就的同龄人的文化叙事

win or lose
Source: Pexels/Sebastian

在美国文化中,个人或组织的 “自我 “是由性格、品质、能力等定义的。 这些都是不变的特征,不会因为个人的努力或意志等因素而改变。 它们是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成就水平的基础。 因此,当别人的成就反映出自己的高能力时,它就成了一面镜子,暴露出自己能力的不足。 这可能会打击自尊,并进一步导致对取得成就的同伴的不满和敌意。

事实上,西方的研究表明,尽管人们(包括儿童)能够认可他人的成就,但这种认可以及与之相关的向上的社会比较往往会导致对自身较低地位的评价。 这反过来又会威胁到一个人的自尊。 另一方面,有成就的人在喜悦和自豪之余,也会因为预期到同伴可能会有负面反应而感到痛苦、焦虑甚至恐惧。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非常强调自我的灵活性或可塑性。 虽然自我的属性、品质和能力可能反映了一个人的自然倾向,但人们相信,只要环境或努力得当,这些属性、品质和能力是可以改变的。 因此,他人的成就和自己的不足并不一定反映出内在素质或技能的差异。 这样,取得成就的同龄人就很少有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的余地了。

Emulation and respect
Source: Pexels/Nataliya Voitkevich

此外,中国文化高度重视自我完善,而向他人学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尊重和效仿那些取得更大成就的人是文化叙事的一个突出部分。 另一方面,人们期望成功者保持谦逊。 “谦虚使人进步,自负使人落后”。 这是每个孩子在开始正式学习之前都会背诵的一句谚语。

因此,在中国的课堂上,考试成绩经常被公开公布,以表彰成绩好的学生,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更加努力,这一点也不足为奇。 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学生经常被邀请向全班展示自己的错误(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以避免其他人犯同样的错误。 很难想象这种做法会出现在美国的课堂上,因为它们可能会威胁到学生的自尊。

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作为个人、组织和整个社会,我们经常与同龄人进行社会比较。 我们如何看待那些比我们取得更好成就的人,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与取得成就的同龄人互动,以及我们追求卓越的动机和行动。

关于成就和有成就的同龄人的文化叙事会制约我们的看法,进而对我们在威胁与激励、恐惧与尊重、怨恨与效仿、对抗与合作之间做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